第77章 阴霾下的新王/马蹄声中的破局渴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好!好!好!”穆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声喝彩,眼中闪烁着雄才大略即将施展的光芒。“有此八骏,有此宝车,有此造父!何惧路途遥远?昆仑虽远,亦在吾辔下矣!”象征着力量、速度与探索精神的“八骏御驾”组合,宣告穆王宏图的启动。

10:向西!向西!——凿穿未知的壮丽征程

约公元前973年春,从镐京至昆仑山脉(今青海、新疆交界区域)

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春日清晨。镐京城外,旌旗猎猎,鼓号喧天。八匹神驹打着响鼻,前蹄轻刨地面,青铜和玉石装饰在朝阳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造父肃立在车前,手握缰绳,如同磐石。穆王身着精干的猎装,外披象征王权的玄色大氅,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的地平线。

“启程!”穆王的声音斩钉截铁。

“驾!”造父一声清喝,长鞭在空中挽了个漂亮的鞭花(并未抽打马身)。心有灵犀的八骏同时发力,巨大的王车平稳而迅猛地冲出,卷起一路烟尘。护卫的精锐战车队伍紧随其后,隆隆的车轮声和马蹄声汇成一首激昂的西进序曲。

决定性事件:穆王御驾亲启,开启史无前例、目标直指遥远西方昆仑的探索之旅。

旅程绝非坦途。

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 车轮在深沟边缘惊险掠过,造父全神贯注,手臂肌肉虬结,精准操控着八匹神驹的力量与方向,让沉重的王车在崎岖山道上如履平地。

河西走廊的风沙蔽日: 狂风卷起漫天黄沙,打得人睁不开眼,皮肤生疼。“绿耳!左前方有流沙坑!”凭借着绿耳敏锐的听觉预警和造父闪电般的反应,车队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死亡的陷阱。穆王用浸湿的布巾捂住口鼻,眯眼望着混沌的前路,心中对造父和八骏的信任愈发深厚。

与异域部族的初遇: 在祁连山脚下,他们遇到了逐水草而居的大月氏部落。起初,部落武士们刀枪出鞘,充满戒备。穆王没有选择武力威慑。他命人展示精美的中原丝绸、青铜器皿,并亲自赠予部落首领玉器。“吾乃东方周邦之王,欲西行访昆仑仙境,与诸部共沐祥和。”通译(可能是随行的熟悉西陲语言的向导或此前接触过的归化部族人员)传达着穆王的善意。月氏人被华美的礼物和周王的威仪所震撼,刀枪渐渐放下。首领抚摸着光滑的丝绸,眼中露出惊奇与向往:“远方的大王……您的国度,一定如同天上的太阳般光辉!”他们不仅提供了补给,还派出了向导,指引通往更西方的道路。通过和平交流与礼物外交,成功打通西行之路,获取关键信息。

越往西行,景色愈发奇绝。高耸入云的雪山闪烁着刺眼的寒光,巨大的湖泊澄澈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蓝宝石,迥异于中原的动植物令人目不暇接。穆王不再是困坐深宫的君王,他像一个充满求知欲的探险家,每到一处,必亲自下车勘察地形,询问向导当地风物。

“此湖何名?水竟如此咸涩?”穆王捧起青海湖(时称“西海”)的水品尝,皱眉问道。

“禀王上,此乃‘仙海’,水中盐晶甚多,鱼鸟繁盛,然人畜不宜多饮。”向导恭敬回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穆王命史官详细记录:“西行千里,遇巨泽,色青如天,味咸……湖畔有鸟,白身黑翅,群栖如云……”旅程本身成为一次大规模的地理发现与人文考察。

11:瑶池仙会——神话背后的政治智慧

约公元前973年夏,昆仑山脉腹地(传说中瑶池所在地)

历经数月跋涉,克服无数艰险,穆王的车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昆仑山脉的深处。这里地势极高,空气稀薄而清冽,奇峰耸峙,云雾缭绕,如同传说中的仙境。在一处群山环抱、开满奇异雪莲的高山湖泊旁(后人附会的“瑶池”),他们与另一支队伍相遇了。

这支队伍同样声势浩大,风格却迥异。护卫的武士身着色彩斑斓的毛毡服饰,佩戴着骨质和绿松石饰品,面容轮廓深邃。队伍中央,是一架由健壮牦牛拉着的豪华步辇。辇上端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女性——西王母。她并非后世神话中长生不老的女仙形象,而是一位成熟威严、掌控着西方强大部族联盟的女首领。她戴着象征权力的高耸羽冠,目光深邃而睿智地打量着远道而来的东方王者。

决定性事件:抵达神秘西方,与强大的西陲部族联盟首领“西王母”成功会晤。

一场盛大的宴会在这人间绝境般的湖畔展开。周人带来了精致的青铜酒器、芬芳的黍稷美酒、光滑的丝绸和玉器。西王母的部族则献上肥美的牦牛肉、醇厚的马奶酒、甘甜的雪莲蜜和色彩绚丽的毛毯。双方语言虽有隔阂,但在通译的努力和礼物的互赠中,气氛渐渐融洽。

“久闻东方有礼仪之大邦,君王贤明。今日得见周天子威仪与诚意,果然名不虚传。”西王母举起镶嵌着宝石的牛角杯,声音沉稳有力。

穆王同样举杯,姿态从容:“西王母威震西陲,寡人神往已久。今日得以至昆仑胜境,与王母相会于瑶池之畔,实乃天意。愿我东西和睦,互通有无,共享太平!”通过平等高端的会盟,确立和平交往与贸易联系。

宴会达到高潮时,或许是在美酒与绝美景色的催化下,或许是为了表达最诚挚的情谊,穆王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吟唱起了即兴创作的诗歌: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大意:我回到东方,治理好我的国家,让百姓安乐。那时,我定当再来这西方的原野看望你!)

歌声浑厚悠扬,在雪山湖泊间回荡。西王母脸上露出了罕见的、会心的微笑。她也以悠扬的曲调回应,表达了对和平与友谊的珍视。这一刻,政治家的务实与诗人的浪漫情怀奇妙地交融。篝火映照着两张代表不同强大文明的面孔,也照亮了东西方交流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瞬间。超越政治目的,留下充满人性色彩与文化共鸣的“瑶池唱和”佳话。

12:归程的烙印——开眼看世界的深远回响

约公元前973年秋 - 冬,归途 & 镐京

带着满满的收获——西王母馈赠的珍贵礼物(稀有的玉石、异域良种马匹、独特的药材)、详实记录了西方地理风物、部族分布、物产资源的图册与文字,更重要的是,与西方强大势力建立的和平联系——穆王的车队踏上了归程。八骏依旧奔腾如电,但驾驭它们的造父和车上的穆王,心境已然不同。来时是探索未知的豪情与沉甸甸的压力,归时则是胸有乾坤的笃定与开阔。

当镐京那熟悉的城垣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整个王都沸腾了!“天子归来了!”“天子见到了西王母!”“天子带回了昆仑的宝物!”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传。百姓涌上街头,翘首以盼。

穆王没有直接回宫。他命人在王宫前的广场上,公开展示此行带回的奇珍异宝:巨大的昆仑美玉、色彩斑斓的西域毛毯、造型奇特的异族器物、健硕的西域骏马……还有那些描绘着雪山、巨湖、奇异部族和珍禽异兽的图卷。

“看!那玉如此巨大通透!”

“天啊!那毯子上的花纹,从未见过!”

“快看那匹马,比我们的战马还要高大!”

惊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镐京的子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在王畿之外,在遥远的西方,竟有如此广阔而神奇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异域风物展”,极大拓展了周人的世界观。

穆王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激动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父亲的悲剧曾让周室的天空布满阴云,而这场史无前例的万里西巡,就像一道划破阴霾的闪电!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政治与外交行动,极大地震慑了四方诸侯和戎狄(“天子威服西极”),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一扇窗!

年轻的史官“伯夭”(《穆天子传》提及的随行史官)奋笔疾书,将沿途见闻详细记录,整理成册(后世流传的《穆天子传》雏形)。穆王召集群臣,指着地图:“看!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辽阔!昆仑非虚幻,瑶池有真意!西方亦有强邻,更有无限珍宝!闭目塞听,则如井底之蛙;开眼望世界,方知天地宽广!”他正式下令,加强对西方的了解与联系,鼓励边境贸易,善待通晓异域语言的能人。主动性的“开眼看世界”成为国家意志,影响深远。

造父,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御者,因其卓越贡献,被穆王赐予富饶的赵城(今山西洪洞)。造父带领家族定居于此,并以封地为氏,开创了嬴姓赵氏一脉(后世战国七雄赵国先祖)。那八匹曾踏破万里关山的神驹,在王室马厩中安享尊荣,它们的名字与传说,和周穆王西巡一起,穿越了数千年时光,成为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关于探索与开拓的不朽丰碑。

**决定性事件:西行壮举成功重塑穆王威望并为西周注入开放活力,造父受封奠定赵氏根基,八骏传奇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