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老丞相暗藏私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1:咸阳宫阙起波澜,老丞相暗藏私心(公元前221年冬,秦都咸阳宫)
主要事件: 六国初平,如何统治广袤新土成为帝国首要难题。朝堂之上,丞相王绾为首的守旧派提出效仿周朝分封制,请求将秦始皇的儿子们分封到遥远的燕、齐、楚故地为王,以藩屏皇室。廷尉李斯洞察其弊,内心激烈反对,准备廷议争锋。
咸阳宫,九重深阙,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扫平六国的血腥气似乎还未散尽,一个更关乎帝国千秋万代的难题,摆在了始皇帝嬴政和他的重臣面前:这前所未有的、东至大海西至陇山、北抵长城南达百越的庞大帝国,怎么管?
老丞相王绾,须发皆白,资历深厚,此刻正躬身奏对,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老成谋国”之感:
“陛下扫灭六国,功高三皇,德盖五帝,实乃亘古未有!然…疆域辽阔,尤以燕、齐、荆楚之地,去咸阳数千里,鞭长莫及啊!”他顿了顿,偷眼觑了下皇帝的脸色,才继续说道:“臣以为,当追慕古圣贤王之道,效仿当年周天子封建诸侯以藩屏王室。恳请陛下… 分封诸位皇子,立为燕王、齐王、荆王…使其镇守新拓边远之地。如此,血脉相连,拱卫中央,则江山永固,陛下可高枕无忧矣!”(提出分封主张,冠冕堂皇)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出身旧贵族或思想保守的大臣纷纷点头附议:
“丞相老成谋国,所言极是!周室享祚八百年,赖此良制啊!”
“不错!新附之民,野性未驯,非陛下亲子不足以镇抚!”
“分封诸公子,方显陛下恩泽普照四海!”(守旧派的附和)
端坐帝榻之上的嬴政,面容沉静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青铜剑柄。分封?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激起强烈的警惕。他太清楚六国是怎么来的了!不就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坐大后互相撕咬的结果吗?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当诸侯王?现在或许兄弟和睦,几十年、几代之后呢?会不会又变成另一个战国?他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些附和的大臣,心中冷笑:这些人,有多少是真心为帝国?又有多少是怀念旧日诸侯割据、世家贵族把持地方的“好时光”?(嬴政的内心洞悉与警惕)
廷尉李斯,站在文官队列前列,听着王绾的提议和众人的附和,后背微微绷紧,手心竟沁出细汗。他出身楚国小吏,靠着真才实学和对嬴政抱负的深刻理解,一步步走到权力中枢,最痛恨的就是那些依靠血缘、门第垄断权力的旧贵族!分封皇子?这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
他的思绪飞转:
周朝教训如在眼前: 脑海里浮现出史书里记载的春秋战国乱象——同是姬姓的郑国攻打周天子,晋国三分,田氏代齐… “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代分封弊端的核心)
帝国隐患暗藏: 皇子封王,看似以血缘相连,实则必然形成新的权力中心。他们会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官吏、自己的税收…中央权威如何保证?法令如何统一?驰道、度量衡这些刚推行的统一政策,在封国还能畅行无阻吗?
官僚制的曙光: 他理想中的帝国,是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法令由中央直达地方每一个角落!官吏不再是世袭罔替的贵族,而是由皇帝亲自选拔任命、考核升迁的“职业经理人”!这才是真正稳固的根基!(李斯内心对郡县制的构想)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廷辩即将爆发。他必须站出来,用最锋利的言辞,击碎这个看似“稳妥”实则祸根深埋的提议!
【本章启示】 王绾的提议(分封皇子)勾连着旧贵族的回响(怀念世袭)。这警示我们:路径依赖(效仿周制)常是创新的最大阻碍;表面稳妥(藩屏王室)的方案可能埋下分裂的种子(诸侯坐大);变革关头, 洞察历史教训(周室衰微)比盲目遵循传统(古圣贤王)更为关键。
2:廷尉陈词惊四座,霹雳手段铸根基(公元前221年冬,秦都咸阳宫)
主要事件: 廷议辩论进入白热化。李斯挺身而出,以周朝分封导致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的血淋淋教训为据,力陈分封诸侯的巨大弊端,明确提出废除分封、全面推行郡县制的革新方案。秦始皇最终拍板,采纳李斯之议。
王绾的话音刚落,殿内附议之声尚未平息,一个清朗却带着金石之音的声音骤然响起,如同惊雷炸响在咸阳宫的大殿之上:
“李斯以为,丞相之议,万万不可!”(李斯出场,斩钉截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廷尉李斯身上。只见他出列,身姿挺拔,目光灼灼,直视帝座,毫无畏惧。
“陛下!”李斯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寂静的殿堂,“丞相所言效法周制分封诸公子,此乃取祸之道,非安邦定国之策!”
他环视一周,目光如炬,仿佛要洞穿那些附和者的心思:
“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同姓子弟何等多?初衷岂非也是为了藩屏王室?然其结果如何? 陛下明鉴!其后代亲属关系日益疏远,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如同仇敌!周天子无力禁止,天下战乱连绵数百年,生灵涂炭,白骨蔽野!此非史书昭昭,血泪斑斑乎?”(以史实直击要害)
这番话掷地有声,将周朝由盛转衰直至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赤裸裸地揭露出来。不少刚才还附和王绾的大臣,此刻也面露尴尬或沉思之色。
李斯不给对方喘息之机,矛头直指分封的核心隐患:
“今陛下赖宗庙神灵,以神武一统天下!若再裂土封邦,立诸公子为王,其初或有兄弟手足之情,数代之后呢?诸王国强盛,必藐视中央;中央权威受损,必欲削藩!届时亲情安在?刀兵相见而已! 此非臣危言耸听,实乃历史之必然!”(预言分封的恶果)
王绾脸色涨红,想要反驳:“李廷尉言过其实!陛下皇子……”
“陛下!”李斯根本不给他机会,他面向嬴政,目光坚定,抛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方案:
“臣冒死进言:欲使天下长治久安,非彻底废除分封,推行郡县不可! 臣请陛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提出核心主张)每郡设郡守掌民政,设郡尉掌兵事,设郡监掌监察!郡之下再设县,大县置县令,小县置县长,其下皆有县尉掌治安、县丞助理事务!所有官吏,无论郡守县令,皆由陛下亲自选拔任命,直接听命于中央!其俸禄、升迁、罢黜,皆决于朝廷法典!如此,则法令出一孔,权力归一统!陛下之意志,可如臂使指,直达帝国最偏远之角落!”(郡县制架构的具体阐述)
这番言论,石破天惊!完全颠覆了延续千年的贵族分封世袭制度!大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帝座之上那位掌握着最终裁决权的男人。
嬴政端坐如山。李斯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打在他心坎上。
周室惨状: 李斯描述的周代诸侯相残、天子沦为傀儡的画面,是他最深恶痛绝的景象!他扫平六国,就是要终结这种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