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太守的怒喝(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颍川太守府的大堂里,烛火被穿堂风卷得东倒西歪,将梁上悬着的 “明镜高悬” 匾额照得忽明忽暗。

太守王匡把手里的竹简狠狠掼在地上,竹片噼啪碎裂,溅到阶下探子的脚边。

“废物!一群废物!”

探子们齐刷刷地跪伏在地,额头贴着冰凉的青砖,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为首的那个皂衣小吏喉结滚动着,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残叶:“大人息怒!小的们确实查了半月,那伙人…… 那伙人实在古怪得很。”

“古怪?” 王匡一脚踹翻案前的铜炉,灰烬腾起呛得他咳嗽两声,“查来查去就查出‘种土豆’‘分粮均等’?当本官是三岁小儿,分不清‘聚众谋反’和‘农家嬉乐’吗?”

为首的探子连忙膝行半步,额头磕得青砖邦邦响:“不敢欺瞒大人!那伙人藏在伏牛山深处的溶洞里,约莫三十余口,有本地破产的农夫,有逃荒来的流民,甚至还有两个前几日从并州狱里逃出来的边军……”

他偷眼觑着太守的脸色,见对方没再发作,才继续禀报:“他们在山坳里开垦了十几亩荒地,种着一种叫‘土豆’的作物 —— 那东西埋在土里,挖出来圆滚滚的,据说亩产竟有千斤。收成虽丰,却从不向县里纳粮,更离谱的是……”

“更离谱的是什么?” 王匡猛地攥紧腰间的玉带,玉佩被捏得咯咯作响,指节泛白。

“他们分粮时……” 探子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要钻进砖缝里,“老人孩子先挑,壮丁反倒排在后面,连那些女人家,都能和男人分一样多的粮。小的们乔装成采药人混到附近,听见他们喊什么‘地共耕,粮均分,罪同罚’,还把这规矩刻在山洞的石壁上,自称…… 自称‘赤火公社’。”

“赤火?” 王匡突然发出一声冷笑,笑声里裹着冰碴子,“我看是‘反火’!不向官府纳粮,便是抗税;男女老幼混作一团,不分尊卑,便是违逆纲常!这跟十年前张角那厮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有何区别?”

站在一旁的主簿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附和:“大人明鉴!此等妖邪之说最是惑众,若不趁早剿灭,恐引得四乡百姓效仿,到时候颍川境内烽烟再起,大人可就难辞其咎了!”

王匡踱着方步,靴底在青砖上踏出沉闷的声响。

他手指捻着山羊胡,眼神阴鸷得像深潭:“剿灭?谈何容易?”

他突然停住脚步,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董卓刚烧了洛阳,洛阳周边的兵马都被他调去关中,咱们颍川现在能调动的,不过千余郡兵,还得防备流寇袭扰。”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狠戾:“可若放任不管,这‘赤火公社’的名声传出去,那些佃户、流民都学着他们‘不纳粮、不分尊卑’,咱们这些人的好日子,怕是也到头了。”

案上的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王匡猛地一拍案几,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来人!”

“在!” 两侧的衙役齐声应和。

“派一队精干人手,扮成商贩进山,去摸摸他们的虚实!”

王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说奉本官之命查访流民安置,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手,藏了多少粮食,兵器如何。若真是乌合之众,当场剿灭,把为首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县城门口示众!”

他走到主簿身边,压低声音:“若是…… 若是有点根基,不好对付……”

主簿连忙凑近,只听太守的声音冷得像冰:“就按‘黄巾余孽’论处,连夜拟文上报朝廷,说颍川发现张角余党聚众作乱,请朝廷速派援军!到时候大兵一到,管他什么‘赤火’‘红火’,都得给本官化作灰烬!”

探子们领命退下,大堂里只剩下王匡和主簿。

烛火映着太守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太学读过的句子:“民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可此刻他望着阶下散落的竹简,只觉得那些草芥般的百姓,不过是烧荒时能随手点燃的枯柴,想烧就烧,想割就割。

“大人,” 主簿突然想起一事,小心翼翼地问,“那探子说的‘土豆’,真有千斤亩产?若是…… 若是能引种到咱们颍川……”

王匡猛地回头瞪了他一眼,眼神里的鄙夷几乎要溢出来:“管它高不高产!一群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的逆民,种出龙肝凤髓也该死!”

他一脚踩碎地上的竹简残片,“传令下去,三日后出发!本官倒要看看,这‘赤火’是能烧尽世间不平,还是先被本官一盆冷水浇灭!”

夜风从窗棂钻进来,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