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评理组的铁面(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秦狼 “咚” 地把剑扔在地上,剑刃插进泥土半寸:“陈先生说得对!老子不管到哪,只认《赤火律》!谁要是敢在洛阳城里摆官老爷的谱,我这剑第一个不答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话引来一片叫好,刚才还向往洛阳的老兵也红着脸说:“是俺糊涂了,忘了咱们跟那些诸侯不一样。”

远处的纺织坊传来姑娘们的歌声,“麻线长,连着心,织件衣裳暖亲人” 的调子顺着风飘进来,温柔得像溪水,却给男人们的话做了最有力的注脚

—— 公社的根,从来不是哪座城池,是人心连着人心。

修造坊里,张佳庆正捧着新改的连弩嘿嘿直笑。他在连弩的箭槽上加了个木盒,里面能一次装五支竹箭,扣动扳机就能连射,比原来的单发快了五倍。

“秦统领,您看这个!” 他朝刚走进来的秦狼招手,往连弩里填好箭,对着墙上的草靶扣动扳机。

“嗖嗖嗖嗖嗖!” 五支箭几乎同时射出,箭簇像雨点般扎在草靶上,最中间的那支离红心只有指节远。秦狼看得眼睛发亮:“好家伙!这要是遇上李傕的骑兵,一轮齐射就能把他们射成刺猬!”

陈烬跟着走进来,看完试射却皱起了眉。他捡起地上的箭杆,竹片边缘已经有些开裂 —— 这是用最粗的毛竹做的,已经是公社能找到的最好材料了。

“太费箭了。” 他摇了摇头,“咱们的竹箭都是一劈两半削出来的,张师傅你算算,一次五支,二十架连弩就是一百支,打一场仗下来,修造坊得连轴转才能供上。”

张佳庆的兴奋劲儿一下泄了大半,挠着头说:“那…… 俺再改改?” 陈烬却笑了:“改是要改,但不是改回单发。咱们缺竹箭,就想办法让每支箭都更准、飞得更远。” 他突然转身往外走,“跟我来。”

他们来到后山的小树林,石蛋正带着几个孩子捡鸟毛。孩子们把捡来的羽毛按颜色分好,堆在树叶上,像铺了层彩色的毯子。

“陈先生!” 石蛋举着根孔雀蓝的羽毛跑过来,那是从山鸡身上掉的,漂亮得很。

陈烬接过羽毛,又从怀里掏出块熬化的松脂:“咱们给箭尾粘上羽毛试试。”

他教孩子们把羽毛剪成对称的形状,用松脂粘在竹箭的尾部,粘好后放在阳光下晒。

“羽毛能让箭飞得更稳,就像鸟有了翅膀才能直着飞。” 他边做边说,“打仗不光靠力气,还得靠脑子 —— 咱们的竹箭少,就得让每一支都发挥最大的用处。”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捡羽毛捡得更起劲了。

张佳庆蹲在旁边看着,突然一拍大腿:“俺咋没想到!这样一来,箭能多飞十步,准头也能提高一半!” 他立刻跑回修造坊,找了块薄竹片做箭尾的卡槽,把羽毛固定得更结实。

三天后,第一批 “羽毛箭” 试射成功。

秦狼用它射三十步外的苹果,三箭全中,箭尾的羽毛在风里轻轻颤动,像活的一样。

陈烬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每人赏了半个烤土豆:“这箭能成,你们的功劳最大。” 石蛋啃着土豆,含糊不清地说:“等俺长大了,就用这箭打跑所有坏人!”

谁也没想到,这支由孩子们捡来的羽毛做成的箭队,后来会在保卫战里立下大功。

当袁绍的军队攻到隘口时,公社兵用羽毛箭在五十步外精准射杀敌军的旗手,打乱了他们的阵型。

敌军的将领看着那些带着彩色羽毛的箭簇,以为遇到了什么神兵利器,吓得下令撤退。

那天晚上,陈烬在 “赤火手记” 上写下:“规矩是骨架,人心是血肉,智慧是筋骨 —— 三者俱全,赤火方能燎原。”

他写完,抬头看见秦二正把缝好的护膝分给哨兵,张婆婆在灯下教孩子们认工分册上的字,远处的纺织坊还亮着灯,歌声像月光一样洒满山谷。

洞顶的水珠还在滴落,却不再显得单调。那些水珠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像在滋养着什么 —— 或许是一颗种子,一颗叫做 “希望” 的种子,正借着规矩的铁、人心的暖、智慧的光,悄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