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烽火台的守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这才是咱们该抢的‘兵器’。” 孟瑶蹲在田埂上,把镰刀的样子画在账册首页,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坚定的力量。

她想起陈烬说过的 “土地是根”,这镰刀不就是给根松土的家伙吗?比任何刀剑都实在。

陈烬站在山坡上,望着成片的麦田。夕阳把麦穗染成了金红色,社员们弯腰割麦的身影在田里移动,像在织一张金色的网。

张佳庆的镰刀在人群里闪着光,割倒的麦秆被捆成整齐的垛,等着运回场院脱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前总觉得,得靠刀剑才能护住大家。”

陈烬轻声对身边的孟瑶说,“现在才明白,能让人挺直腰杆的,不光是能打仗的家伙,还有能种出粮食的工具。你看他们握着镰刀的样子,比举着连弩时更踏实。”

孟瑶把账册往怀里紧了紧,账册上的镰刀图案被夕阳照得发亮:“等收了麦子,让张师傅多打几把,给每个人都配一把。到时候,咱们的工分册上,红手印会盖得更多。”

月底对账的时候,出了点小插曲。

孟瑶把三本账册摊在山神庙的供桌上 —— 她记的总账,李狗子记的田垄账,张婆婆记的分发账,按规矩三本账要分毫不差。

可核到最后,总账比田垄账少了五粒米,比分发账多了两粒,里外里差了五粒。

“怪了,明明每天都核过的。” 孟瑶皱着眉,把账册翻得哗哗响。秦狼刚巡逻回来,闻听此事,把剑往地上一顿:“是不是谁私藏了?老子去搜!”

“别咋咋呼呼的。” 陈烬按住他,捡起一粒掉在桌上的米,“五粒米,不多,却不能含糊。咱们的规矩,就是从一粒米开始的。”

他蹲在地上,眼睛盯着供桌底下的石缝。社员们也都停下手里的活,没人说话,一个个蹲下来找。

李狗子趴在地上,用手指抠着墙角的裂缝;春桃让孩子们散开,仔细检查每一片落叶;张婆婆虽然看不见,却用手在地上摸索,指尖划过每一寸泥土。

“找到了!” 小柱的声音突然响起。他在供桌腿的石缝里,用树枝挑出了五粒米,米粒上还沾着点灰,却完整得很。

李狗子一把把米捧在手里,突然笑出了泪:“这哪是米啊,是咱们的骨头渣子!少一粒,就像骨头断了块,疼!”

孟瑶从他手里接过米,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小陶罐里 —— 这罐子专门用来装对账时找回来的零星粮食,里面已经有小半罐了,有碎麦粒,有土豆渣,还有几粒豆子。

“少一粒,咱们心里就缺一块;找回来,心就齐了。” 她说着,把陶罐摆在账册旁边,像个最珍贵的宝贝。

那天晚上,公社的晚饭是麦粥配烤土豆。粥熬得稠稠的,能看见完整的麦粒,土豆烤得焦香,皮一剥就掉。

没人抢,没人多要,每个人的碗里都不多不少。小柱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突然说:“今天的粥比平时香。”

张婆婆笑了,把自己碗里的土豆夹了一半给他:“因为咱们的心齐了,饭就香了。” 远处的烽火台还亮着灯,守台人的歌声顺着风飘过来,是那首 “麻线长,连着心” 的调子,温柔地盖在每个人的心上。

陈烬喝着粥,看着篝火旁一张张满足的脸 —— 李狗子正给张瞎子挑鱼刺,孟瑶在灯下核对新的账页,小柱把自己的窝头掰了一半喂给站岗的老黄狗。

他突然觉得,那五粒米找回来的,不只是粮食,是比连弩更坚固的防线,比城池更难攻破的堡垒。

夜深了,烽火台的灯还亮着,像颗永不熄灭的星。张婆婆的铜盆挂在架子上,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仿佛在说:只要这守望还在,这规矩还在,这人心还在,赤火就永远不会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