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边塞扎根:建立“北赤火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他说……我们的敌人,不是河对岸那些同样吃不饱肚子的汉人农户,而是……”

这些话语,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起初只是微不可察的涟漪,却悄然扩散。

往来于边塞与中原的行商队伍,也成为了信息的载体。他们惊讶地发现,北边出现了一股新的势力,不抢穷苦人,专与豪强作对,甚至对胡人也“讲道理”。

商队伙计、驿卒、流民……无数张嘴巴在歇脚时、在路途上,将这些奇闻异事当作谈资,添油加醋地传播开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说了吗?北边有个‘北赤火堡’,里面的人不一样……”

“匈奴人抢掠,他们真打!但抓了俘虏还不杀,给吃给喝讲道理?”

“好像叫什么‘抗曹、御胡、均田地’……”

渐渐地,草原上开始出现一些模糊却动摇传统认知的说法:

“汉人里,也不全是坏人,那个‘赤火’好像不一样……”

“总是南下打草谷,死的都是各家的儿子,肥的却是头人们的帐篷……”

“听说……和汉人的穷苦人一起,反抗各自的老爷,才是出路?”

理念的传播,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却潜移默化地侵蚀着旧的秩序。

当又一支南匈奴的掠边队伍南下时,变化开始显现。

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如同饿狼般扑向任何看到的汉人村落和商队。

面对一些明显贫瘠、或是听闻与北赤火堡有联系的村庄,他们出现了犹豫,甚至绕道而行。

有的部落首领开始约束部下,只挑那些与豪强勾结、声名狼藉的富商大队动手,美其名曰“挑肥的抢”,内心却隐约受着那套“谁才是真正敌人”说辞的影响。

甚至,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匈奴牧民,趁着夜色,骑着瘦马,冒险找到北赤火堡的哨卡。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破旧,眼神中带着惶恐和一丝期盼。

他们用生硬的汉语或通过手势表示,他们是听了那些传言,在部落里活不下去了,或者不愿再为头人卖命,想来投奔这个“穷苦人的地方”。

尽管数量不多,但他们的到来,却具有非凡的意义。

冯闯看着这些曾经的“胡狗”变成前来投奔的“苦哈哈”,挠着脑袋,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

秦狼则更加警惕,仔细甄别着每一个投奔者的身份。而孟瑶,则再次发挥她的作用,耐心地安排这些匈奴新来者,用行动向他们展示赤火的理念。

陈烬“北境守望者”的名声,不再仅仅在汉民中流传,也开始在草原底层牧民中悄然响起。这个名字意味着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汉人势力的态度,一种难以理解却让人忍不住心生遐想的可能。

站在北赤火堡的城墙上,陈烬眺望着北方苍茫的草原。他知道,刀剑可以开拓疆土,可以守卫堡垒,但真正能跨越民族隔阂、穿透人心壁垒的,永远是那比剑更锋利的东西——理念。

它如同野火,一旦点燃了合适的土壤,便会自行蔓延,悄无声息地重塑着世界的模样。北境的格局,正在因为这无形之火的灼烧,而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