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血的教训与铁的共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今天,我们用贾先生的命,看清楚了这一点。希望这个教训,能刻在每个人的骨头上,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这一夜,北赤火堡的民众心中,最后一点对“外界诱惑”的侥幸心理被彻底粉碎。一种基于最残酷现实和生存本能的铁的共识终于达成:内斗即是自取灭亡,团结方能求生。
血的教训,远比千言万语更能凝聚人心。经过这次洗礼,北赤火堡的根基,变得更加坚硬如铁。
北赤火堡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往那种依赖上头命令、各扫门前雪的心态逐渐褪去,一种自发性的、要求建立更稳固秩序的呼声,开始在互助组内、在夜校的讨论中、在田间地头的闲聊里,日益高涨。
陈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他没有选择自上而下地颁布一套现成的律法,而是再次将主动权交给了民众。
“规矩,不能只是我们几个人定。”他在夜校上对所有人说,“规矩是大家伙一起过日子、求活路的准绳,得大家伙都觉得在理,都愿意守着才行。咱们北赤火堡的第一部公约,就从每一个互助组开始,把你们觉得最要紧、最该立下的规矩,都提出来!”
于是,一场旷日持久、却意义非凡的大讨论开始了。各个互助组成了最基层的“立法单元”。煤油灯下,炕头上,劳作休息的田埂边,人们热烈地争论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要写上,叛徒内奸,人人得而诛之!”
“得规定清楚,民兵轮训的日子,谁也不能借故不去!”
“分配粮食布匹,不能光按人头,得出力多的多得!”
“娃们上学堂,是权利,也得是规矩!不能光顾着眼前让娃干活!”
“孤寡老人的地,咱们组得包了帮着种!”
“吵架打架不能私了,得找议事会评理!”
一条条凝聚着最朴素生存智慧和生活需求的条款,从各个小组汇集上来。由识文断字者整理,再分发下去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讨论、修改、增补。
这个过程持续了数月。争吵时有发生,但目标却空前一致:如何让这个“大家”更好、更公平、更安全。每个人都投入其中,因为这公约关乎他们每一天的生活。
最终,一部融合了数百条意见、浸透着集体智慧的《北赤火堡公约》草案,摆在了全体居民大会面前。
公约的内容远超最初的想象:
它不仅详细规定了生产互助的具体细则、民兵的职责与轮换、战利品和收获的分配原则;
更重要的是,它首次以文字的形式,明确了每一个居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包括保卫堡垒的义务、参加劳动的权利、接受教育和医疗的权利、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权利,以及对不当决策提出异议的权利;
同时,它决定设立一个由各区互助组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事会”。议事会并非高高在上的官府,而是负责日常纠纷的仲裁、公约执行的监督、以及向陈烬等领导层反映民意的机构。
大会当天,气氛庄严肃穆。陈烬逐条宣读公约草案,每读一条,便询问:“这一条,有无异议?”
台下的人们屏息凝神,仔细听着关乎自己未来的每一个字。
最终,当所有条款宣读完毕,陈烬高声问道:“《北赤火堡公约》,是否通过?”
“通过!”
“同意!”
山呼海啸般的赞同声浪冲天而起,几乎要掀翻北地的天空。没有反对票。这是他们亲手参与制定、为自己立的规矩。
这一刻,意义非凡。北赤火堡,不再仅仅是一个依靠陈烬个人威望、秦狼的武力、孟瑶的亲和力或卫恒的纪律来维持的临时军事据点。
它通过这部粗糙却充满生命力的《公约》,通过那个即将选举产生的“议事会”,开始向一个具有初步自我组织能力、共同规则认同和社区文化雏形的真正共同体蜕变。
它依然需要强大的领导核心和军事防御,但其内在的凝聚力,已从外部的庇护,开始转向内在的、基于共同认可规则的有序联结。星星之火,终于燃出了一片能够自我维系、并能照亮更多人的制度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