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彭七哥的迷途与知返(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迷途的彭七哥,在关键时刻的幡然醒悟和坦诚,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地巩固了鄱阳湖的阵地,也让“糖衣炮弹”这个词,深深烙进了每个人的心底。

石湾里刘老爷的伪善面具被当众撕下,鄱阳湖彭七哥的迷途知返,如同两剂猛药,惊醒了沉醉于工作迅猛扩张中的南进工作队。

赵将在后怕与庆幸之余,陷入了更深沉的思考。

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敌人的狡猾和个别同志的意志不坚,更在于组织快速扩张过程中制度的缺失和监督的滞后。

不能总指望每个干部都拥有周苇那样的火眼金睛,也不能总期盼犯错者都能像彭七哥那样及时醒悟。必须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堤坝,从源头上防范洪水的侵蚀。

在总结北方赤火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方鱼龙混杂、据点分散、敌我难辨的复杂特点,赵将召集核心骨干,经过反复研讨,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组织原则和制度。

【“三人小组”决策】

在新恢复的石湾里农会里,赵将宣布了一项新规定:

“往后,咱农会、渔会,凡是涉及物资分配、款项使用、人员吸纳、甚至对外交涉等重要事项,不能再由一人说了算,哪怕他是会长!”

“必须由至少三个人一起商量,共同画押,才能作数!”

他进一步解释这“三人”通常的构成:“一般要有一位咱们南下工作队的同志把握方向,一位本地推选出来、信得过的骨干熟悉情况,还要有一位普通的会员代表监督见证。”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人互相商量,互相提醒,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一个人脑子发热、或者被人钻了空子!”一位老农喃喃道,理解了其中的奥妙。

这项制度极大地限制了个人专断和被单独腐蚀、拉拢的可能性,将决策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交叉监察”制度】

针对各地组织可能存在的“关门主义”和内部问题被掩盖的风险,赵将又抛出了第二项措施。

“从下个月起,咱们相邻的几个乡、几个湖区的农会渔会,要互相‘串门’!”

“不是走亲戚,是‘交叉监察’!”他解释道,“由甲村派出代表,冷不丁地去乙村查账本、看物资库存、听群众反映;乙村也可以同样去查丙村。互相挑刺,互相找毛病!”

“都是赤火兄弟,这样…会不会伤和气?”有人担忧。

“伤和气?”赵将神色严肃,“现在怕伤和气,将来出了大问题,伤的就是咱组织的性命!真金不怕火炼,咱们自己人先炼一炼,总比等着敌人来烧强!”

这项制度让各地组织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外部压力,不敢轻易懈怠或舞弊,因为不知道何时就会有一双“外面”的眼睛来检查。

【“公开透明”原则】

最后,赵将再次强调了最根本的一条。

“咱们赤火做事,光明正大!所有收上来的、发下去的粮食、钱款、物资,每个月必须列出清清楚楚的账目,在村里最显眼的地方张榜公布!”

“谁都可以来看,来问!觉得哪笔账不对,当场就可以提出来,负责人必须解释清楚!”

“咱们的权力是老百姓给的,做的事情就要经得起老百姓的质问!”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些制度起初推行时,有些人觉得麻烦,束缚了手脚。但很快,其优越性就显现出来。

“三人小组”让决策更加审慎科学,减少了失误;“交叉监察”像定期体检,能将小毛病及时揪出;“公开透明”则赋予了群众最强的监督武器,让任何魑魅魍魉都无所遁形。

虽然无法绝对杜绝问题,但这些制度极大地压缩了权力滥用和个人被腐蚀的空间。

它们像一套精密的免疫系统,大大增强了赤火南方组织肌体的健康度和抵抗力,使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和渗透时,能够更加从容、更加坚韧。

制度的堤坝,正在一锹一土地被夯实,守护着南方这片星星之火,使其能够更健康、更持久地燃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