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零陵秋风扫落叶(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北方,那是荆州的核心,也是未来更大风暴的中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秋风扫落叶之势虽爽利,但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让这片落叶归根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零陵,成了检验赤火公社治理能力的又一块试金石。

赤火军的兵锋与威名,如同不可阻挡的潮水,彻底淹没了桂阳郡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

桂阳太守赵范,坐在太守府中,只觉得往日威严的大堂此刻空旷而冰冷。

案几上,放着三份文书:一份是零陵刘度请降后发出的、劝说他“识时务”的私信;一份是郡内几个大族联名上书,隐晦地表达“应以保全桑梓为重”;最后一份,则是巡城校尉送来的、关于城内守军士气低落、甚至有士卒夜间逃亡的密报。

窗外,秋风萧瑟,吹得枯叶打着旋儿落下,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战?拿什么战?武陵金旋的下场就在眼前,零陵刘度兵不血刃便城破归降。

他桂阳的兵力尚不及零陵,将无战心,兵无斗志。

更何况,那赵将用兵神鬼莫测,谁能保证他不会明天就出现在城下?甚至……城内会不会早已有了赤火的内应?

降?风险同样巨大。

乱世之中,降将的命运往往叵测。

虽说传闻赵将军纪严明,对降者还算宽厚,但谁知是真是假?会不会是诱敌之计?

就在赵范辗转反侧、进退维谷之际,又一份紧急情报送达——赤火大将雷豹,已率一部精锐前锋,进驻零陵与桂阳交界处,其兵锋直指桂阳郡治郴县!

与此同时,赤火军的使者,竟公然出现在了郴县城外,要求入城递交赵将的亲笔信。

此举,既是最后通牒,也仿佛是一种奇异的“诚意”——至少,对方还愿意先礼后兵。

赵范长叹一声,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命人请来使者,恭敬地接过那封措辞既显强硬又留有余地的书信。

信中,赵将重申“诛蔡瑁、抗曹操、安百姓”的主张,承诺若赵范主动归附,必保其性命、家产及部分体面,并量才录用郡中官吏。

最后一丝侥幸被打破,也最后一点担忧被稍稍安抚。

次日,桂阳太守赵范召集郡中僚属、大族代表及军中将领,宣布了决定:“赤火军势大,深得民心,更兼以抗曹为国策。我欲为保全一郡生灵计,归顺赵将军,诸位意下如何?”

堂下一片寂静,随即,几乎是绝大多数人都暗暗松了口气,纷纷出言表示赞同。无人愿做螳臂当车的愚忠之辈。

很快,桂阳太守府的降表和一封赵范的亲笔信,便由使者快马送至已进驻边境的雷豹军中,并转呈后方的赵将。

赵将接到降表,并未显得过于欣喜,只是淡淡地对“经纬”和“磐石”道:“赵范识时务,省却我们一番刀兵,甚好。但接收桂阳,重中之重在于消化其军,防止反复。”

他即刻下令:准予赵范投降,命其维持城内秩序,等待接收。同时,命雷豹率部即刻开进桂阳,接管各关隘要地。而真正的关键任务,则交给了“磐石”政委。

“磐石”领命,带着一支精干的政治工作队,紧随雷豹的军队进入郴县。

投降仪式简单而低调。赵范交出官印符节,率领属官出迎。

雷豹率军入城,迅速控制各处战略要点,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未生任何变故。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磐石”政委雷厉风行,立即展开工作:

下令所有原桂阳郡兵放下武器,离开军营,前往城外指定地点集结。

赤火军提供饮食,但实行军事化管理。

立即开展“诉苦运动”和“形势教育”,由政治工作队向降兵宣讲赤火理念,揭露蔡瑁集团和旧官僚的腐败,鼓励士兵控诉以往遭受的不公待遇,激发其阶级意识。

对原军官进行严格审查。

对劣迹斑斑、民愤极大者,果断清除;对普通军官和有能力的将领,进行教育后,打散编入赤火军各部队观察使用;对士兵,则鼓励出身贫寒、表现积极者加入赤火军,其余愿意回家的发放路费遣散,不愿回家的可转为建设兵团,参与屯田修路。

在整个整编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强化“赤火军是为穷人打仗的军队”、“官兵平等”、“三大纪律”等思想,通过教唱军歌、学习条例、评比模范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改造其思想,培养对赤火公社的认同感。

妥善安置重要降将的家眷,既示优抚,也暗含制约。

这套组合拳下来,原本可能成为隐患的数千降军,被迅速瓦解、消化、吸收。

其战斗力和忠诚度或许短期内无法与赤火老兵相比,但至少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叛乱风险,并将其逐步纳入赤火军的体系之内。

与此同时,“磐石”也着手整顿桂阳民政,沿用零陵模式,开仓放粮,安抚百姓,选拔底层小吏和贫寒士人暂代官职,迅速稳定了局面。

赵范见赤火军处理降军如此熟练老辣,治国安民亦有一套章法,心中那点侥幸和不安彻底消散,变得更加配合。

至此,荆南四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尽数落入赵将之手。

他以惊人的速度和无双的谋略,在荆州南部打下了一片坚实的根据地。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北方的曹操,绝不会坐视荆州南部易主而无动于衷。

赤火南方面军,即将迎来起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