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陈烬的忧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何止是方便!”另一个粮商已经掏出了五铢钱,“给我家那不成器的老三办一个,省得他整天抱怨生意难做。”
张百万沉吟片刻:“给我来三个,我家那三个小子,都得有个着落。”
边境的集市,尘土飞扬,人声混杂。几个穿着崭新但明显不合身胡服的少年,正操着生硬的鲜卑语,在摊位前指手画脚。
“我,慕容部的!”一个胖少年挺着滚圆的肚子,努力让自己的吐字听起来更“胡”一些,他身后的鲜卑通译赶紧上前,用流利的胡语补充着。
管理集市的小吏陪着笑脸,额头渗着细密的汗珠。
他上个月刚因为按汉商标准,向一个类似的“归义胡商”多征了税,第二天就被上官叫去,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不识大体”,“破坏丞相华夷和睦的大计”,差事差点就丢了。
此刻,他只能连连点头,飞快地在税簿上记下减免的数额,不敢多问一句。
集市另一头,几个真正的汉商看着这一幕,愤懑地将手里的货物摔在车上。
“他娘的!一样的货,咱们运过来,税钱要比他们多交一倍!这世道,真是活见鬼了!”
“小声点!你没看见吗?现在是有钱的,都想方设法给儿子弄个胡人皮披上。咱们这些本分做生意的,倒成了孙子!”
程昱的府邸,檀香袅袅。心腹幕僚垂手站在下首,低声禀报着。
“大人,此事……如今在许都已不算是秘密了。稍有家资的,都在钻营这门路,给自家子嗣谋个胡人身份。下官听闻,连光禄勋陈大人家的公子、王司徒家的嫡孙,都成了乌桓某部的‘义子’。”
程昱闭着眼,仿佛在养神,手指却无意识地在紫檀木的扶手上轻轻敲击。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由他们去。”
幕僚有些迟疑:“可是大人,长此以往,只怕民怨……”
“民怨?”程昱猛地睁开眼,精光一闪而逝,“民怨总比鲜卑铁骑踏破边关要好!这些商贾,最是精明不过,他们这是在用脚投票。丞相要的是北疆暂安,用些许特权,拴住那些豺狼之心,至于这些细枝末节……”他冷哼一声,没有再说下去。
北疆赤火堡,那份来自“鹞鹰”的密报,被静静放在陈烬的案头。
秦狼只看了一半,就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盏乱响:“无耻!简直是无耻之尤!这些有钱的软骨头,为了那么点特权,连祖宗都可以不要了!那张百万,给他三个儿子都买了乌桓身份,转头就强占了城南百姓百亩良田修他的货栈!苦主告到官府,竟被一句‘涉及归义胡商,需由乌桓自治衙审理’给堵了回来!这他妈的是什么世道!”
孟瑶拿起密报,仔细看着,脸色愈发冰冷:“这说明曹操的政策已经彻底扭曲变形。原本用来安抚、笼络外族的特权,现在正被他自己境内的权贵和富商,当成了一把利器,反过来更狠地刺向自己的百姓。”
陈烬走到窗前,望着堡外开始泛绿的原野,沉默了片刻,才轻轻叹了口气:“看明白了吗?特权这种东西,一旦放出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不管初衷包装得多么冠冕堂皇,它最终腐蚀的,必定是整个社会的根基。今天,这些人可以为了利益认胡作父;明天,他们就能为了更大的利益,出卖任何人,包括那个给了他们特权的曹操。”
许都太学附近的一间简陋茶舍里,几个寒门学子面红耳赤地争论着。
“王兄!你我寒窗苦读十余载,读的是圣贤书,明的是华夷之辨!你怎么也……也去办那鲜卑身份?这成何体统!”一个穿着洗得发白长衫的青年激动地说道。
被他称为“王兄”的青年,面色一阵红一阵白,猛地将手中的茶碗顿在桌上,茶水溅了出来。
他咬着牙,声音里带着屈辱和愤懑:“李兄!你以为我愿意吗?我难道不想做个堂堂正正的汉人士子?可没有这块胡人的牌子,我连在集市摆个摊,替人写书信、卖字画,都要被那些胥吏层层盘剥!那些买了身份的,反倒可以横行无忌,无人敢管!这世道……这世道逼得人连祖宗都要背叛了!”
那位李姓学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颓然跌坐回去,望着窗外街上偶尔走过的、穿着胡服趾高气扬的“归义胡商”,眼神空洞,喃喃道:“是啊……这世道……真是病了……”
茶舍外,春风依旧,却吹不散这弥漫在空气中的,由利益和特权发酵出的,令人窒息的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