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地主的团结——无声的课堂(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在卫恒等人的精心组织下,一场场形式特殊、撼人心魄的“诉苦大会”,在北疆的谷场、祠堂、乃至广阔天地间,如火如荼地展开。

黑山公社的打谷场上,夜色被几堆篝火驱散,火光跳跃,映照着台下密密麻麻、神情肃穆的社员。

台上,站着两个曾经几乎要拳脚相向的汉子——一个是来自关西的流民王栓柱,一个是本地河北农民赵石头。

主持大会的卫恒声音沉静:“栓柱哥,石头哥,今天没有对错,只说苦难。把憋在心里的话,倒出来,让大伙儿都听听。”

王栓柱黝黑的脸上肌肉抽搐,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声音嘶哑地开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俺……俺是陇西逃荒来的。俺爹娘……是活活饿死的!就因为在李老爷家扛活,年底算账,倒欠了他三斗租子!李老爷……陇西的那个李老爷,他家的狗吃得都比俺爹娘好!他逼着俺爹用俺妹抵债,俺爹不依,就被他的家丁活活打死了!俺娘没熬过那个冬天……”

他说不下去了,这个铁打的汉子捂着脸,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压抑的哭声透过指缝,锤击着每个人的心。

台下死寂,只有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赵石头原本梗着的脖子,不知不觉低了下去。他走上前,笨拙地拍了拍王栓柱的背,自己的眼眶也红了。

“栓柱兄弟……”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俺……俺爹是给清河崔老爷家累死的!耕了一辈子崔家的地,临了,咳血咳得不行,想请个郎中,崔家说‘佃户的命没那么金贵’,一粒药都没给……就眼睁睁看着俺爹没了。”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燃烧着和王栓柱一样的火焰,“那个崔老爷,他家的粮仓堆得都要溢出来!可俺爹死的时候,家里连口薄棺材都买不起!”

两人对视着,眼中不再是隔阂与怨愤,而是同病相怜的痛楚,是找到知音的震撼。

卫恒适时地走到台前,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乡亲们,都听见了吗?逼死栓柱爹娘的,是陇西李老爷!逼死石头爹的,是清河崔老爷!可你们知道吗?就在上个月,李老爷的侄子,刚娶了崔老爷的外甥女!他们在朝堂上称兄道弟,他们的酒杯碰得叮当响!他们从来都是一家人!”

“原来天下地主都一样!我们的苦是相通的!” 台下,不知是谁先喊出了这一句。

瞬间,这句话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点燃了全场!

“对!都一样!”

“我们的苦是相通的!”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闸门一旦打开,积压的苦水便汹涌而出。

一个老工匠诉说女儿被士族子弟强抢的屈辱;一个寡妇哭诉丈夫被拉去修宫室累毙的惨状;一个曾经的牧童讲述自家羊群被军阀“征用”的无奈……他们的口音各异,来自五湖四海,诉说的故事细节不同,但故事的核心却惊人地一致——压迫、剥削、家破人亡。

在这共享的苦难记忆中,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在滋生、在蔓延。地域的界限模糊了,职业的隔阂消融了。

关西的流民、河北的农民、颍川的工匠……他们发现,彼此并非争夺那点残羹冷炙的对手,而是被同一根鞭子抽打、被同一座大山压迫的难兄难弟。

一种跨越地域、职业的 “无产阶级共同体” 意识,在这悲愤的交响中,如同淬火后的精钢,开始形成并变得坚不可摧。

“王大哥,以前是俺不对,俺眼皮子浅……”赵石头拉着王栓柱的手,哽咽道。

“赵兄弟,别说了,都过去了!往后,咱们是亲兄弟!”王栓柱用力回握。

篝火映照下,无数双曾经充满怀疑、戒备甚至敌意的眼睛,此刻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那是觉悟的光芒,是团结的光芒。

诉苦大会,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最朴素的共情。它用最原始的痛苦共鸣,完成了最深刻的思想启蒙。

当“我”的苦难与“你”的苦难交汇成“我们”共同的苦难时,一种名为阶级团结的伟大力量,便在北疆的土地上,真正地扎根、生长。

司马懿企图用无数次要矛盾分裂他们,而他们,却在血泪的诉说中,找到了彼此,认清了唯一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