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两个会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时值深秋,寒意渐浓。但在北疆与曹魏的核心,两场宗旨截然相反的会议,却在同一片天空下,勾勒出两个判若云泥的世界。

地点设在赤火总社那座由旧庙改建的议事堂。

门窗大开,秋阳斜照进来,将屋内烘得暖洋洋的。

与会者不仅有各级干部,还有特意邀请来的普通社员代表——一位是手上还沾着煤灰的矿工,一位是指甲缝里嵌着泥土的老农,还有一位是纺织社里心直口快的女工。

陈烬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的不是拟定好的章程,而是厚厚一沓从“意见箱”和“接待日”收集来的批评与建议。

他随手拿起几份,当众宣读,声音平稳,不带任何情绪:

“这一份,来自清河纺织社,说新的工分计算法子太复杂,‘记个工分比纺线还费脑子’,建议简化。”

“这一份,来自黑山公社第三生产队,反映分配农具时,队干部有偏心,‘总把好使的先紧着跟他家亲近的’。”

“这一份,来自一位老匠人,认为对学徒工的工分定得太低,‘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出力不少,挣得却难糊口’。”

每念一条,台下便有一阵轻微的骚动,相关部门的干部脸上不免有些火辣。然而,陈烬念完后,目光扫过众人:“话是不太好听,但大家听听,是不是这个理?”

他看向那位老农代表:“老哥,您觉得呢?”

老农搓着手,憨厚又认真地说:“社长,是这么个理儿……那农具的事,俺们也憋好久了,就是……就是不太好意思说。”

“不好意思说,问题就一直在那儿。”陈烬接过话头,语气转为严肃,“听到了吗?问题不是被提出来才存在,而是我们没发现,或者发现了却视而不见!”

他随即点名相关部门负责人,“工分计算细则,由徐文总调度长牵头,七日内拿出简化方案,交由各社讨论。干部作风问题,由肃风司介入调查,若情况属实,按律处置,结果公示。学徒工工分标准,由工匠协会重新评议,五日内报我。”

会场气氛坦诚而热烈,没有因批评而压抑,反而充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务实活力。

与此同时,许昌丞相府密室。

门窗紧闭,厚重的帷幕遮住了外面的光线,只有几盏青铜灯树摇曳着昏黄的火苗,将与会者的脸映照得阴晴不定。

曹操高踞主位,面沉如水。司马懿站在下首,声音不高,却字字带着冰碴:

“近闻各郡县,仍有刁民散布流言,妄议朝政,尤以诋毁《汰民策》、虚报灾情者为甚!此等行径,非议国策,动摇国本,其心可诛!”

他冷电般的目光扫过台下正襟危坐、大气不敢出的各郡守和情报头目,“丞相有令,各郡需即刻严查!凡有捕风捉影、胡言乱语者,无论僧俗士庶,一律以‘煽惑民心’论处!务必要追查源头,从严惩办,以正视听!”

会场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官员们低着头,唯恐与司马懿的目光接触。

空气中弥漫着恐惧与压抑,每个人都感觉脖颈后仿佛悬着一柄无形的利剑。

他们关心的不是民间真实的疾苦,而是如何更好地执行这道命令,如何让自己管辖的区域在报表上呈现出司马懿想要的“河清海晏”。

两个会场,两种声音,在历史的画卷上定格。

北疆议事堂里,那位心直口快的女工代表正在发言,她略显紧张,但眼神清澈:

“社长,俺下面这话可能不中听,但理是这个理……”

许昌密室中,一位郡守汗流浃背地起身,向司马懿和曹操的方向深深一揖,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属下明白!请丞相与司马大人放心,我郡境内,河清海晏,从无饥荒!”

北疆的冬天同样寒冷,甚至因几场罕见的暴雪,灾情较往年更重。但在这片土地上,你看不到惶惶不可终日的流民,也听不到易子而食的惨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