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博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卫子夫:暴君的皇后是状元!》最新章节。

元朔三年,暮春谷雨日。

长安的风,终于带了一丝暖意。

但比春风更早抵达的,是一个从西域黄沙中走出的传说。

张骞回来了。

十三年。

这个名字,几乎已在朝堂上化为一枚泛黄的竹简,一个被遗忘的符号。

此刻,这个符号,活了。

卫青中毒的身子已大有好转,他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

斥候冒死传回的讯息只有寥寥数语:张骞使节,尚存一人一仆,已入汉境。

卫青当即派出最精锐的部曲,从关外,将这位大汉的英雄,一路接回长安。

消息传遍京城时,张骞的队伍,已至城外十里。

没有旌旗招展,没有车马仪仗。

只有一个高大却佝偻的身影,和一个忠心耿耿的胡人仆从。

他们衣衫褴褛,赤足草鞋,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两缕孤魂。

但那个身影,手中却死死攥着一截光秃秃的旗杆。

旗杆上,一面早已看不出颜色、破烂不堪的旌节,在风中发出破碎的声响。

那是大汉的节杖。

长安城门大开,万人空巷。

刘彻一身玄色常服,未着冕冠,亲至城门。

百官列于其后,神情肃穆。

城楼之上,卫子夫一袭凤袍,凭栏远眺。

当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在漫天黄沙的背景下,一步一步,踏上长安坚实的土地时,她的指甲无声地掐进了掌心。

是他。

张骞。

那个在她刚从坟墓中爬出、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时,遇到的第一个故人。

那个她曾戏言,要他去看看世界,带回不一样东西的兄长。

他真的,回来了。

张骞走到了城门下。

他看到了城门前肃立的年轻天子,看到了天子身后黑压压的文武百官。

他的目光,缓缓上移。

最终,定格在城楼那抹明黄的凤影之上。

四目相对,仿佛跨越了十三年的血与沙。

张骞那双早已被风沙磨砺得浑浊的眼睛里,陡然迸发出惊人的亮光。

他认出了她。

纵使身着凤袍,母仪天下,那眉眼,那神韵,依然是当年那个从他父亲坟冢里爬出来的、鲜活灵动的少女。

“扑通!”

张骞双膝重重跪地,额头狠狠磕在长安冰冷的青石板上。

“臣,张骞,奉诏出使,今已归国,请陛下检节!”

声音沙哑,如同砂石摩擦,却字字清晰,震得人心头发颤。

刘彻大步上前,双手死死攥住张骞的手臂,将他强行扶起。

“回来就好。”

天子的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颤抖。

“朕的使节,回家了!”

宣室殿。

张骞换上了朝服,但那身形依旧佝偻,仿佛被十三年的风霜压弯了脊梁,朝服显得空空荡荡。

他将一路用性命护住的木匣,呈了上去。

“陛下,臣幸不辱命。”

木匣打开。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卷绘制粗糙的舆图,几块奇异的石头,和一些干瘪的植物种子。

都尉赵信出列,眉头紧锁:“张骞,尔奉节出使十三载,耗费国帑无数,士卒百人仅余你与一仆。所获,便是此等微物?这与朝廷的期望,相去甚远啊。”

他的语气并非全然轻蔑,更像是一种对巨大投入毫无产出的失望与问责。

殿中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议论声,不少官员点头附和,显然都觉得这趟出使亏了血本。

张骞没有看他,只是颤抖着手,将那卷舆图展开。

那是一幅巨大的西域地图,山川、河流、部落、城邦,标注得无比详尽。

“此图,乃臣十三年间,踏遍西域三十六国,九死一生所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