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静水流深(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讲到“上善若水”,他便指着窗外石缝里蜿蜒而下的、一滴一滴敲击青苔的水珠:“你看它,至柔,却无孔不入,水滴石穿。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便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真意。”
穗安望着那晶莹的水滴,若有所思。
讲到“和光同尘”,道长则捋须笑道:“就如这山间的云雾,聚时遮天蔽日,散时了无痕迹。它不执着于自身形态,融入光中,归于尘土,方得自在逍遥。修道之人,亦当如此。”
那些曾经在穗安看来高深莫测、甚至有些虚无缥缈的道理,在道长平实的话语和眼前这活生生的山水草木间,变得无比亲切可感。
她听着,心中那些尖锐如刀的质问仿佛被一层更广博、更温和的视角轻轻包裹,锋芒渐敛,不再那般咄咄逼人,只剩沉甸甸的思索。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穗安铺开纸张,提笔凝神,将记忆中刘大夫倾囊相授的方剂、药理、针砭之术,一笔一划地默写出来。
有时遇到疑难,百思不得其解,她便会捧着纸笔去寻道长。
“道长,此方中‘三钱茯苓’配伍‘二两黄芪’,用于气虚水肿,弟子总觉得药力相激,恐伤脾胃,可有解法?”
玄真道长接过方子,目光如炬,略一沉吟,便道:“小友所虑不无道理。茯苓虽利水,其性偏渗;黄芪大补元气,恐壅滞。可酌加‘一钱陈皮’,取其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使补而不滞,利而不伤。此亦暗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道。”
道长深厚的道家养生功底与精妙的医术融会贯通,见解往往出人意表,却又切中要害,常让穗安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每隔一日,穗安便背起那只小巧的藤篓,独自踏上崎岖的山路。草木葳蕤,鸟鸣幽涧。
她全神贯注地辨认着草丛石缝间的草药——车前草、夏枯草、金银花……指尖拂过带着露水的叶片,鼻尖萦绕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新气息。
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也暂时远离了那些关于仙神妖邪、命运不公的宏大困惑。只有眼前真实的草木,脚下坚实的土地,手中沉甸甸的药篓,以及山林间纯粹的风声鸟语。
在专注寻找与采集的过程中,在偶尔驻足、仰望苍翠连绵山峦的片刻,一种平和的踏实感如同山间的雾气,悄然充盈心间。
每旬的最后一日,是穗安最期待也最感充实的日子。她跟着玄真道长,沿着蜿蜒的山路下行,去到附近的村庄。
简陋的农舍里,道长诊脉、开方,手法沉稳,言语温和耐心。穗安则在一旁熟练地抓药、包药,或是轻声安抚着因病痛而呻吟的农人。
“道长,我这老寒腿,疼得下不了地……”
“莫急,老丈。先服三剂,看看效果。”道长笔下龙飞凤舞,开出温经通络的方子。
穗安迅速称好药材,仔细包好,递给一旁满脸愁苦的农妇:“大娘,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一次。”
看着饱受折磨的农人服下几副汤药后渐渐舒展的眉头,或是被道长几枚银针扎过后舒缓的呻吟,听着那一声声发自肺腑、带着浓浓乡音的“多谢道长!”、“多谢姑娘!”
穗安心中涌动的,不再是面对不公时那种无处发泄的愤怒,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带着温度的满足。
“锄强扶弱”,并非只有刀光剑影、快意恩仇这一条路。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这小小的药包,这精准的银针,能实实在在地解除痛苦,带来生机,同样是大道!
这份“被需要”、“能助人”的实感,如同涓涓细流,一点点抚平了她心中因“无力改变大局”而产生的深深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