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街头明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就是他了,穗安心中微动,缓步走了过去。

“小居士,”穗安声音平和,带着方外之人的清冷,“贫道初至福州,人生地不熟,想寻个可靠的地方看看宅院,再找位本分的人牙子挑几个合用的人手。你可识得路?若带贫道走一趟,这枚银角子便是酬劳。”

她摊开手掌,一枚小小的、亮晶晶的碎银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

那小乞丐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像两颗被擦亮的黑曜石。

她蹭地一下站起来,动作麻利得像只小猴子,脏兮兮的小手在身上擦了擦,却没立刻去接银子,而是飞快地上下打量了穗安一番——朴素的青灰道袍,沉静的眼神,没有高高在上的施舍感。

她咧嘴一笑,露出小白牙,声音清脆:“道长找我就对啦,福州城的大街小巷,就没有我‘小泥鳅’钻不明白的。您要找的这两处地方,门道可多着呢!包在我身上!”

“小泥鳅?”穗安唇角微弯,“好名字。那便有劳了。”

“道长跟我来。”小泥鳅麻利地接过银子,小心地揣进怀里最深的破口袋,动作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谨慎。她转身在前面带路,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自如,灵活得像条真的泥鳅。

一踏入福州城的街巷,小泥鳅仿佛鱼儿入了水,整个人都鲜活起来。她一边引路,一边小嘴叭叭地就没停过,声音不高,却条理清晰,句句都是实用的“干货”:

“道长您看这条‘状元街’,看着光鲜吧?两边铺子都是有钱老爷开的。不过您要是想找老实本分的牙人,可别在这儿找,这儿的牙人心都黑,专坑外乡人。”她小鼻子一皱,煞有介事。

拐进一条相对僻静些的巷子,她指着前面一个挂着“陈记牙行”幌子的铺子:

“喏,前面那家陈老倌的铺子,门脸不大,但老陈头是出了名的实诚人!他手里的人,来路都清楚,价钱也公道,从不乱抬价,就是人有点倔,不喜欢的买主给再多钱他也不卖人。”

又穿过两条热闹的街市,她指着不远处一群聚在茶馆门口、吆五喝六的汉子,压低声音:

“道长您看那边几个穿绸衫、腰里别着短棍的?那是‘南码头帮’的泼皮头子‘癞头张’的手下,平时就在这一片收‘平安钱’,手黑着呢。您要是自己在这片看宅子,千万别露财,也离他们远点。” 眼神里带着警惕,显然是吃过亏的。

“要说宅子,”她话题一转,“城南‘柳叶巷’那边清静,离府衙也近,不过价钱贵,都是官老爷们住的。城西‘槐树里’也不错,房子旧点但结实,街坊多是手艺人,本分,价钱也合适,就是离码头远点,鱼腥味淡。”

她如数家珍,连环境氛围和潜在缺点都一一道来,俨然一个小小福州活地图加舆情分析师。

穗安静静听着,心中暗暗称奇。这孩子不仅记性好,观察力更是惊人。她能从行人的衣着、神态、店铺的招牌新旧、伙计的表情,甚至空气中飘散的气味,精准地判断出一个地方的“好坏”和潜在风险。

她的“情报”不是道听途说,而是自己用眼睛、耳朵甚至鼻子,在街头摸爬滚打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生存智慧。这份机敏和适应力,远超许多养在深闺或死读书的同龄人。

更让穗安留心的是,在穿过一条人多的窄巷时,有个醉醺醺的汉子摇摇晃晃撞过来,小泥鳅反应极快,如同未卜先知般,极其自然地拉着穗安的衣袖往旁边一闪。

同时嘴里还不停歇地介绍着前面点心铺子的招牌酥饼,动作流畅自然,仿佛只是随意避让,既化解了冲撞,又不引人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已刻入本能。

‘是个女孩…’穗安的目光落在小泥鳅纤细的脖颈和虽然脏污但轮廓清秀的侧脸上,心中了然。

在这乱世街头,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能活下来,还活得如此机警通透,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这份在泥泞中挣扎求生却未被磨灭的灵性,如同蒙尘的明珠,让穗安心中那份收徒的念头愈发清晰强烈。

她不仅仅需要一个向导,更需要一颗种子,一颗能在她即将播撒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传递火种的种子。

慈幼院、女塾…这些地方,不正是为这样在黑暗中挣扎的生命点亮一盏灯吗?而眼前这个“小泥鳅”,她的机灵、她的韧性、她对这城市底层深刻的认知,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富。

穗安看着前方那个在阳光下蹦跳着、嘴里还在滔滔不绝介绍哪家木匠活计好的小小身影,眼神中多了几分深沉的暖意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