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柴米书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清云女塾开蒙的日子,选在了一个阳光和煦的清晨。
小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门口挂着穗安亲笔题写的“清云女塾”牌匾,墨迹犹新。
几位女夫子——赵小姐、静云、慧心、周娘子、李娘子,皆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式样素雅的衣裙,早早候在门口,脸上带着紧张又期待的笑容。
然而,预想中孩童嬉笑、家长相送的场面并未出现。
时间一点点过去,门口除了几个探头探脑看热闹的街坊,始终冷冷清清。最终,只稀稀拉拉来了不到十个女童,大多是清云商行、安民工坊或便民所里核心管事、账房家的女儿。
她们的父母亲自送来,言辞恳切地向穗安和女夫子们表达着敬意和支持,但那份刻意的“表忠心”姿态,反而更凸显了场面的尴尬。
“张管事费心了。”
“王账房,令嫒聪慧,定能学有所成。”
穗安脸上维持着温和的笑意,一一谢过,亲自将孩子们领进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教室。看着教室里那大片空着的桌椅,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街市喧嚣,一股沉重的失望感还是不可避免地压上了心头。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几个穿着粗布衣裳、挎着菜篮的小媳妇匆匆走过,好奇地瞥了一眼女塾的牌子,又立刻低下头加快脚步。
一个老妇人正拉着一个看起来十一二岁、眼神怯生生的女孩在巷口数落:“去什么女塾?认几个字顶什么用?有那功夫不如在家学学针线,帮你娘带带弟弟!白费粮食,养大了还不是别人家的人?走走走,回家!”女孩被拽得一个趔趄,委屈地咬着嘴唇,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女塾的方向。
症结就在这里!
穗安深吸一口气,那点失望瞬间被更强烈的斗志取代。她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宣传做了,学费免了,奖学金和未来出路也承诺了,但根深蒂固的观念和现实的枷锁,远比她想象的更沉重。
女儿是“外人”,培养再好也是为夫家做嫁衣;媳妇是劳力,困于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哪来的“闲工夫”和“闲心”?
“不能这样下去。”穗安转过身,目光扫过几位同样面带忧色的女夫子,以及闻讯赶来的海生、妙善等人。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没有丝毫犹豫,“症结已明:一则,家长觉得送女入学,眼前无利,长远无益;二则,已嫁之妇,身不由己,有心无力。我们得变个法子,让她们立刻看到好处,还得给她们挤出时间!”
众人精神一振,都看向她。
“妙善,海生!”穗安语速加快,思路如电,“立刻去办几件事!”
“妙善,你带人统计安民工坊里纺织、日化、罐头,商号货栈,便民所,有哪些轻省、安全、无需太多基础的零散活计?比如整理线头、分装牙粉皂块、清点小件货品、抄写简单单据、打扫特定区域?列出清单,估算出每项工作合理的计件或计时工钱!”
“海生,你负责腾挪地方,在女塾后院,或者就近在工坊仓库一角,立刻辟出一处干净、通风、安全的区域,准备些小桌椅、玩具、图画书。
再去请两位慈幼院里年纪稍长、做事稳妥又有耐心的妇人,或者附近口碑好、身体硬朗的老婆婆!告诉她们,我们这里需要‘看顾孩童’,按日结算工钱!这是托儿角!”
“另外,”穗安看向几位女夫子,“烦请诸位先生,立刻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案!”
她走到书案前,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勾勒出新的框架:
1. “工读班”,针对未婚女童及适龄少女:半日制,上午学基础,识字、算数、道理,下午进行有报酬的实习工作。
现钱!工钱按日或按周结算,直接发到学生或家长手中,让“上学=赚钱”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奖学金变工奖:学习优异、工作勤勉者,额外发放“勤学奖金”,等同于加薪。
2. “巧妇班”,针对已婚小媳妇:弹性学制:开设早间班(辰时初至辰时末,约7-9点)、午后班(未时末至申时初,约13-15点),每次一个半时辰。避开做饭和照顾家人的核心时段。
免费托幼!来上课的媳妇,可以将五岁以下的孩童带来,免费送入“托儿角”由专人看顾。
课程精简优化,聚焦立刻能用的技能。
巧理家,高效家务技巧(如何快速洗衣、清洁妙招)、家庭简易记账法、营养搭配与省钱的烹饪。
巧护家,辨识几种家常草药(风寒暑热)、小儿常见不适的应对(发热物理降温、简单推拿)、家庭急救常识(止血、烫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