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干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穗安听从师父的劝诫,选择了最寻常的方式——雇了一艘客船,沿着闽江,缓缓顺流南下,返回福州。

船行江上,两岸青山相对出。时值盛夏,本应是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的时节,穗安却渐渐察觉出几分异样。

江面似乎比往年同期窄了些,水位明显下降,裸露出的河滩上,泥土干裂发白。

岸边的稻田,本该是碧浪翻滚、稻穗抽扬的景象,如今却大片大片地蔫黄萎靡,叶片卷曲,耷拉着脑袋,毫无生气。

一些田块甚至已经龟裂,缝隙深得能塞进手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焦躁的干燥和尘土味。

“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少?”穗安倚在船舷,眉头微蹙。

她隐约记得前些日子在福州处理事务时,似乎也听到过几句关于“天干”的闲言碎语。

但彼时她一心扑在双院筹建、内部清查和延请名师上,只当是寻常的夏旱,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此刻,亲眼所见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一丝不安悄然爬上心头。

她所关注的世界,是清云的扩张蓝图,是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女子书院的师资构架,是那些影响深远的“百年大计”。

她往来于福州、泉州、洞霄宫,接触的是官员、商贾、名医、大儒,他们谈论的是政策、贸易、学问、技术。

他们的生活,似乎与头顶的烈日、脚下的干土隔着遥远的距离。

清云的工坊里,织机照响;清云的商行里,货殖流通;清云的慈幼院里,至少还有清云的钱粮勉强支撑……

这一切,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外面的世界,也如清云这艘日益壮大的航船一般,乘风破浪,稳步向前。

船过泉州港附近时,那份不安被放大成了沉甸甸的忧虑。穗安临时起意,吩咐船家靠岸泉州码头。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径直走向泉州府衙。还未进门,便感受到一股与往常不同的凝重气氛。衙役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焦灼。

通报后进入吴宗伦处理公务的书房,眼前的景象更是让穗安心头一沉。

姐夫吴宗伦,此刻正眉头紧锁,在堆积如山的文牍中来回踱步,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官袍的前襟甚至沾上了几点墨渍,显然已无暇顾及仪容。

他面前摊开的地图上,用朱砂圈出了泉州府下辖的几个重灾县。

“姐夫?”穗安轻声唤道。

吴宗伦猛地抬头,看到穗安,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更深的疲惫和焦虑取代:“穗安?你怎么来了?来得正好!泉州要出大乱子了。”

他一把拉过穗安,指着地图上那些刺目的红圈:“看见没有?今年这旱情,百年罕见!开春以来,雨水不及往年三成。

闽江水位见底,山溪断流,泉州的命脉,水稻田,十之八九都快干死了,眼看就要绝收。”

他的声音嘶哑,带着绝望:“我连着上了三道急折,恳请朝廷开仓放粮,可今年何止泉州?

江南、两湖、乃至北地,多处报旱。朝廷的粮仓,又能有多少存粮?就算能拨下来一点,杯水车薪,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啊。”

他重重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笔筒摇晃:“眼下,百姓全靠前两年你带回的番薯勉强吊着命,那东西耐旱,总算还有些收成。

可番薯终究是粗粮,顶不了太久,也填不饱肚子。粮价飞涨,市面上已经开始有抢粮、囤粮的苗头了,再这样下去,不等秋粮,就要饿殍遍地,流民四起了。”

吴宗伦的话,一下下砸在穗安心上。她本以为只是局部或程度较轻的旱情,却没想到已经到了如此岌岌可危、关乎数十万人生死存亡的地步!

“竟已严重至此?”穗安的声音有些发涩。看着姐夫焦头烂额的样子,再想想自己这些天在忙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