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笔交易(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最新章节。
熟悉的眩晕和空间转换感袭来,但或许是因为有了准备,或许是因为这次的目标明确且“体积”虽大却被视为一个“整体”,感觉竟比上次单独穿梭时还要顺畅一些。几乎没有感到太多精神上的负荷,只是眼前的景象骤然模糊、扭曲。
下一刻,天旋地转的感觉消失,他发现自己连同手中紧抓的那一堆小山大小的物资,已经稳稳地站在了明朝军营。原来所在位置的帐篷瞬间被压扁。。。。。
几乎就在他出现的瞬间,就传来了军士警惕的低喝:“里面什么动静?!”两名军士迅速冲过来刀已半出鞘,紧张地望进来。当他们看到凭空多出的、堆成小山的陌生货物以及站在货物中间的王卓时,脸上的表情如同见了鬼一样,惊骇得说不出话来。看着这一片狼藉的营地,“大意了,下次得在明朝时空选好仓库再穿越,即使有了超能力,也不过是现代社会的一枚屌丝。。。”王卓捂着额头心里想道。
“快去禀报汪百户和总兵大人!王……王先生回来了!”一名军士反应过来,声音发颤地对同伴喊道,自己则死死守在物资旁边,眼睛瞪得溜圆,不敢有丝毫松懈。
很快,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汪百户率先赶到,看到这一番景象,即便有心理准备,依旧倒吸一口凉气。周兴紧随其后,他的脸色沉静如水,但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些印着陌生字符的编织袋和纸箱时,瞳孔深处依旧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
“总兵大人,幸不辱命,所需物资均已带到,请大人验看。”王卓让开身子,恭敬地说道。
周兴没有说话,大步上前。他抽出腰间的匕首,利落地划开一个标着“白砂糖”字样的编织袋。雪白晶莹、颗粒均匀的砂糖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在昏暗的帐篷内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他拈起一小撮放入口中,那极致的、纯粹的甜味瞬间在舌尖化开,远超他所认知的任何饴糖或蜂蜜。
他又划开一个“精制盐”的袋子,看到的同样是洁白细腻、毫无杂质的盐粒,尝一口,只有纯粹的咸味,没有半点苦涩。
最后,他打开一个纸箱,里面是排列整齐的单个急救包。他拿起一个,撕开真空包装,拿出里面洁白的纱布卷、奇怪的胶带、印着外文的药瓶和铝箔包裹的药片、以及一小瓶碘伏……这些东西的材质和工艺都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密和陌生感。
“这些……便是那止血消炎之物?还有这糖,果真能用于伤处?”周兴拿起一包未开封的白糖,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最后的审视。
“回大人,千真万确!”王卓肯定地回答,“急救包内药品用法,我稍后可详细说明。至于这白糖,若遇创口出血,可取其纯净者直接厚敷包扎,确有奇效。大人可寻一伤兵一试便知。”
周兴目光闪烁,盯着王卓看了片刻,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随即,他对汪百户下令:“去,寻一个伤势不重但创口较深的军士过来。再取些干净水和布来。”
很快,一名胳膊上带着刀伤的士兵被带来。在王卓的指导下,军医清洗伤口后,将少量雪白的白糖仔细撒在创面上,然后用干净纱布包扎好。那士兵原本龇牙咧嘴,但很快便露出惊异的神色:“咦?凉丝丝的……好像……没那么火辣辣地疼了?”
周兴默默看着,脸上看不出表情,但紧抿的嘴角略微松弛了一些。
他又亲自检查了数量,粗略清点,两千斤糖,两千斤盐,一千个急救包,只多不少。
良久,他转过身,重新看向王卓,眼中的审视和冰冷终于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一丝灼热的目光。
“很好。”周兴缓缓吐出两个字,“你果然未曾虚言。此等之物,确乃军中亟需之神品。尤其是这糖……”他掂了掂手中的袋子,“价值非凡。”
他顿了顿,直接问道:“这些,你欲售几何?”
王卓心中早有盘算。这批物资在现代总成本不过两万元人民币左右(白糖约6500/吨,食盐约2500/吨,急救包10元/个*1000个=元)。他需要一笔启动资金,黄金是最硬通的。
他拱手道:“全凭大人赏赐。若能以黄金结算,更便于日后行走,则感激不尽。”他刻意避开具体报价,将皮球踢回给周兴,让对方出价既显尊重,也避免自己不懂行市而吃亏。
周兴是何等人物,自然明白。他略一沉吟,朗声道:“汪百户,去取一百两黄金来。”
王卓心脏猛地一跳!一百两!明朝一斤十六两,一两约37.3克,一百两就是3730克黄金!按现代金价保守每克500元人民币计算,这就是一百八十六万五千元!
用价值两万多元的物资,换回近两百万的黄金!这利润率……
饶是王卓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巨大的差价震撼得几乎失态。他强行压下狂跳的心,保持面色平静。
很快,汪百户抱进来一个小木箱。打开箱盖,里面是排列整齐的金锭,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着沉甸甸、诱人的光芒。
“此一百两黄金,便是这批货的酬劳。你可满意?”周兴看着王卓。
“满意!多谢总兵大人厚赐!”王卓连忙躬身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有些发颤。古董折价麻烦且风险大,黄金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正合他意。
周兴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这些钱财,足够你一世富足。但你既有如此通天之能,当知钱财易得,前程难觅。好自为之。”
王卓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提醒,也是警告。他恭敬道:“在下明白。日后若大人还有所需,但凭吩咐。”
交易完成,王卓将那一小箱沉重的黄金小心地放在自己脚边。他知道,自己在明朝的第一桶金,已经稳稳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