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瞬间成了千万富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最新章节。
嗡!
现代的空气瞬间取代了明朝校场的肃杀。王卓晃了晃略微眩晕的脑袋,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老家那间熟悉的房间里,脚下小心翼翼地堆放着那些来自六百年前的珍宝。
强烈的时空转换感尚未完全消退,一股巨大的紧迫感就瞬间攫住了他。他不仅要尽快将这些古董变现,还要采购朱元璋点名要的白糖和食盐,并且必须在年前赶回去!
“必须争分夺秒!”王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首先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物品,尤其是那件元青花昭君出塞大罐和《富春山居图》画卷,将这两件古董仔细拍照并用软布仔细包裹好,妥善地安置在保险柜里。然后,他立刻打开电脑和手机。
他对古董行当完全是个门外汉,所有的知识仅限于来之前紧急在网上搜索的拍卖行估价和论坛帖子。 他知道这里面的水极深,坑蒙拐骗层出不穷。像他这样的生瓜蛋子,拿着如此重宝,一旦所托非人,很可能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为了安全起见,他定下了策略:普通货色走正规渠道,国之重宝绝不能轻易示人。
他登录了京城文物管理局的官方网站,在其公布的“具有文物购销资质的单位名录”中,仔细筛选、比对。最终,他选择了三家规模较大、信誉较好、且在官网有明确备案和良好评价的古玩交易公司,记下了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他的计划是:将那十枚洪武通宝、三枚牧牛花钱以及那件洪武青花梅瓶,分别拿到这三家公司进行询价和销售。 这些东西虽然珍贵,但属于明代常见品类,流通性相对较好,通过正规公司交易风险可控。至于能卖多少钱,他心里也没底,只能期望网上查到的那些拍卖数字不是空中楼阁。
而那件元青花昭君出塞罐和《富春山居图》真迹,他绝不敢通过任何民间公司进行交易。 这两样东西太扎眼,价值太高,一旦消息走漏,后果不堪设想。对于它们的处置,王卓心里有一个更大胆也更谨慎的念头,但需要等到手头有了一些流动资金采购一些物资后后再做打算。
确定好初步计划后,他不再犹豫,立刻在网上购买了最快一班前往首都的高铁票。然后,他找出几个之前搬家时用过的厚实行李箱和大量缓冲泡沫,开始极其小心地打包那三件准备出手的“普通”古董——铜钱用软盒分装,梅瓶用泡沫层层包裹,严实得如同易碎品中的易碎品。
做完这一切,他背起行囊,看了一眼角落里那两件沉默的国宝,深吸一口气,出门直奔高铁站。
列车飞驰,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王卓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但内心却远不如表面平静。他即将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与精明的古玩商人打交道,每一分钱都关系到他在大明能否立足,能否真正启动那个庞大的计划。
王卓背着大大的行囊,按照地址找到了第一家目标公司——“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京城一个不算特别起眼的文创园区内,门面装修得古色古香,倒是颇有几分韵味。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前台是一位穿着中式制服、面带职业微笑的年轻姑娘。
“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王卓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些,说道:“你好,请问你们这里……回收古钱币吗?家里老辈儿传下来的,想看看值不值钱。”他故意用了比较外行的说法。
“可以的先生,请您到这边的休息区稍坐,我请我们的业务经理过来看一下。”前台姑娘礼貌地引他到旁边的沙发坐下,并倒了一杯水。
很快,一位约莫三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精干的男子走了过来,递上名片:“您好,我姓刘,是这里的业务经理。是您有古钱币要出手?”
“是的,刘经理。”王卓点点头,从随身小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软盒,打开,里面正是那十枚金光闪闪、品相极佳的“洪武通宝”小平钱。
刘经理接过软盒,拿出放大镜和强光手电,一枚一枚仔细看了起来。他看得非常仔细,尤其是钱文的笔画、穿口、包浆(尽管因为保存得太好,包浆并不明显)和铜质。
看了足足五六分钟,刘经理才放下放大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掩饰下去。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地说:“先生,您这些洪武通宝,说实话,品相太好了,好得……甚至有点不太像经历过几百年岁月的样子。”
王卓心里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按照想好的说辞道:“哦,家里祖上说是军户,一直藏着没怎么用,一代代传下来,就保存得比较新。”这个借口勉强说得通,有些窖藏钱币确实品相极佳。
刘经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似乎也没打算深究来源,干这行的有时候不能问太细。他话锋一转:“不过,钱是真的,而且是难得的极美品。这种品相的洪武通宝,市场上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我们公司可以回收,给您一个实在价,300块钱一枚,您看如何?”
300一枚!十枚就是3000!王卓心里快速计算着,这比他预想的要高不少(他网上查的普通品相也就几十块一枚),看来这品相果然是硬通货。他强压住兴奋,点点头:“行,这个价格可以。”
“那好,您是现在就要交易吗?我们可以马上签订合同付款。”刘经理办事很利索。
“稍等一下,”王卓说道,又从包里取出一个更精致的盒子,但他这次只拿出了一枚品相极佳的“牧牛花钱”,递给刘经理,“我这里还有一枚这样的花钱,您也给看看?”
当那枚铸造精美、图案清晰的牧牛花钱出现时,刘经理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仔细查看了很久,然后郑重地请来了公司的首席鉴定老师傅。
老师傅仔细端详后,眼中放光:“小伙子,你这花钱……不得了哇!保存得如此完好,工艺如此精湛的明代官炉牧牛花钱,老夫也是很多年没见到过了。家里传下来的?”
王卓回答到:“祖上是明朝军户,这不现在结婚买房急用钱只能变卖祖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