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老朱的装逼时刻(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最新章节。
次日寅时,天色未明,王卓便身着崭新的绯色官袍,手持象牙笏板,随着引路的太监,走进了威严而肃穆的奉天殿。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参加大明的早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更多的则是一种历史参与感的激荡。他按照指引,站在了一个不算起眼但绝对能感受到皇帝目光的位置。
丹陛之上,朱元璋端坐于龙椅,面色沉静,不怒自威。待百官行礼如仪后,他并未如往常般先处理各地奏报,而是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臣子耳中。
“今日,咱有件事要宣告。”老朱顿了顿,似乎在观察众人的反应,“自即日起,于六部之外,另设一衙署,名曰‘工业发展部’,专司格物新械、兴办工坊、统筹物料诸事,以富国强兵,惠利民生。”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不少官员交换着眼神,显然对此毫无准备。
朱元璋不等议论声起,继续道:“燕王朱棣,于北疆整饬武备、督造军器、平定北疆颇有功效,着兼任工业发展部尚书。王卓,进献新式火器,并建言献策,于平定北疆也功不可没,”他的目光精准地落在王卓身上,“擢升为工业发展部侍郎,正三品。燕王暂未归京,部内一应事务,暂由王卓主持。”
“臣,领旨谢恩!”王卓赶紧出列,躬身行礼,心中却是波涛汹涌。老朱这一手,直接把他从一个拥有特殊渠道的“顾问”,推到了大明王朝革新事业的风口浪尖,并且牢牢地和朱棣绑在了一条船上。他能感受到身后无数道目光,有好奇,有审视,更有来自文官集团,尤其是那些围绕在皇太孙朱允炆周围的传统士大夫们毫不掩饰的冷意。
就在众人消化这个重磅消息时,朱元璋忽然微微仰头,目光似乎穿透了殿顶,望向虚无,脸上浮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思,他轻轻敲了敲御案,竟用一种带着几分感慨和吟咏的腔调,缓缓吟诵道:
“绿水青山枉自多……”
王卓瞳孔猛然收紧:‘嗯?这调调怎么有点耳熟?’
“华佗无奈小虫何!”朱元璋的手掌重重拍在御案上,震的鎏金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
王卓眼睛瞬间瞪大:‘卧槽!这不是……’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殿内一片死寂。刑部尚书的帽翅还在微微颤动,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诗兴"震得魂不附体。
王卓嘴角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送瘟神!是《送瘟神》!老朱你……你特么居然敢明目张胆的抄袭?!还吟诵得这么有感情?!’ 他看着龙椅上那个一脸沉痛、仿佛真的在忧国忧民、即兴创作的皇帝,一股荒谬感油然而生。
朱元璋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情绪中,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种悲愤与豪情: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王卓用笏板挡住脸,嘴角疯狂抽搐。他看见有文官的袖中,一本《唐诗三百首》正缓缓滑落——这个文官显然在怀疑皇帝被鬼附身了。
王卓内心疯狂吐槽:‘装!继续装!还日行八万里,您老知道地球是圆的吗?这逼装得我给满分!关键是……’ 他偷偷瞟了一眼周围。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最后一句落下,朱元璋适时地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仿佛将千年的忧患都叹了出来。
静!
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大约三息。
旋即——
“陛下!!!” 一位白发老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陛下此诗,道尽民间疫病之苦,胸怀寰宇,心系苍生,更兼文采斐然,气势磅礴!老臣……老臣闻之,如闻天籁,感佩涕零啊!”
这一下如同点燃了引线,奉天殿瞬间变成了大型拍马屁现场。
“陛下圣明!此诗立意高远,千古未有!”
“陛下日理万机,竟还有如此惊世诗才,实乃尧舜再世,文武双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