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爱显摆地朱元璋(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最新章节。
时近盛夏,应天府的空气日渐粘稠闷热,即便到了傍晚,那白日里被烈日炙烤了一天的砖石依旧散发着蒸人的余温。
然而,这一日,当接到皇帝夜宴邀请的信国公汤和、颍国公傅友德等一众伯爵以上勋贵,以及六部九卿的堂官们,踏足谨身殿时,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迈过高高的门槛,预想中烛火摇曳、人影晃动,以及因人多而不可避免的闷热景象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所有大臣瞬间怔住的清亮与凉爽。
殿内亮如白昼,却不见一盏宫灯,一根蜡烛。取而代之的,是悬挂在殿宇穹顶正中的一盏巨大、精美的琉璃(玻璃)吊灯,其上数十个灯盏同时散发出稳定而柔和的明亮光芒,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都照得纤毫毕现,连梁柱上的彩绘都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更令人惊奇的是,一股股难以察觉的、带着干爽凉意的微风,不知从何处悄然送来,驱散了夏夜的燠热,让身着厚重朝服的大臣们顿觉神清气爽,仿佛一步从炎夏跨入了深秋。
众臣惊疑不定地打量着这恍若仙境的变化,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端坐于御座之上的皇帝身上。
只见朱元璋今日穿了一身轻便的常服,并未着正式龙袍,神态也显得颇为放松。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鼻梁处架着一副奇特的物件——两个透明的琉璃片由精巧的框架连接,稳稳地搁在鼻梁上。他手里正拿着一份奏折,就着那明亮的灯光,看得津津有味。
感受到众臣惊异的目光,朱元璋这才不慌不忙地放下奏折,抬手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带着炫耀意味的笑意。
“都来了?”他声音洪亮,透着轻松,“都别愣着了,自己找地方坐。”
他见大臣们还在好奇地打量四周,尤其是头顶那盏璀璨的吊灯,便笑着指了指:“咱这个大孙啊,就是心思多。看咱老了,眼神不济,非说宫里烛火昏暗,伤眼睛,不知从哪儿鼓捣来这叫什么……哦,电灯!给咱装上了。”
他又指了指自己的老花镜,“还有这玩意儿,叫老花镜,别说,带上之后,看这奏折上的小字,清楚多了,再也不用凑到灯底下费劲巴力地瞅了。”
众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太孙殿下的手笔!连忙齐声赞道:“太孙仁孝,体恤圣躬,实乃陛下之福,大明之福!”
朱元璋显然很受用,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继续说道:“这还不算完呢!这小子,又说天气眼看就热了,怕咱这把老骨头不耐暑气,非要给咱装上这‘空调’。喏,就那边那几个不出声的柜子。”
他随意指了指殿角几个正在无声送出清凉微风的柜式空调内机,“别说,这东西是真灵,外面闷得像蒸笼,咱这殿里,却跟开了春似的,凉爽宜人。”
他那语气,那神态,活脱脱一个有了得意宝贝,迫不及待要向老伙伴们显摆的寻常老翁,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杀伐威严。
“咱们也好些日子没这么聚了,”朱元璋心情大好,挥手示意内侍们准备开席,“今天啊,就借着咱大孙这点孝心,凉凉快快的,跟你们这些老兄弟、能臣干吏们,好好喝一杯,说说话!”
皇帝这话说得亲切,殿内气氛顿时活络起来。但众臣的心思,早已被这电灯、空调,尤其是皇帝鼻梁上那神奇的老花镜给勾走了。这东西,看着就让人眼热啊!
信国公汤和与朱元璋关系最是亲厚,他适时地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与羡慕,拱手问道:“陛下,老臣斗胆一问,太孙殿下这是从何处寻来电灯、空调这般神奇事物?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老臣……老臣看着,实在是心痒难耐,也不知家中……”
坐在角落负责协调宴会,低调旁观的王卓,听到汤和这话,心里不由暗赞一句:“好捧哏!” 这位信国公明明清楚东大的存在,也知道这些东西的来历,此刻却装得如同第一次见到,问得如此自然又挠到痒处。
就这份察言观色、适时递话的眼力见,活该他能在老朱手下混得风生水起,最后得以寿终正寝。
果然,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摆了摆手,用一种既显得大度又带着几分“凡尔赛”的语气说道:“诶!汤和兄弟,这些个家长里短、改善用度的小事,哪值得搬到咱们兄弟们的宴席上来详谈?没得耽误了喝酒的兴致!”
他顿了顿,拿起酒杯,轻描淡写地给了众人最想听的承诺:“这些琐碎事情,让小儿辈去操心便是。你们啊,回头各自打发家里的儿孙,去找咱大孙说道说道。自家兄弟,还能亏待了你们不成?”
有了皇帝这句近乎明示的话,所有勋贵大臣们心中大定,脸上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一时间,殿内颂扬太孙仁孝、感念陛下恩德之声不绝于耳。
盛大的宴会便在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清凉、明亮与喜庆氛围中开始了。觥筹交错之间,不时传出朱元璋那中气十足、带着满足和自豪的爽朗笑声,俨然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欣慰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