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迷阵首位通关者(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还阳令》最新章节。

黄金周第四天,“长乐界”的人气非但没有衰减,反而因为前几天的口碑发酵,迎来了新一轮客流高峰。

园区里人头攒动,各个项目前都排着长队。

而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挑战者众多的“黄杨迷魂阵”,终于迎来了首位通关者!

通关者并非什么武林高手或玄门奇人,而是南都市建筑科技大学一位老教授,姓郭。

据说,这位老先生没用手机地图,也没看网上那些半真半假的攻略,而是拿着一个古朴的罗盘,在里面整整转了两个小时又三十五分钟,最后才精疲力尽、脚步虚浮地从出口踉跄着走了出来。

虽然距离园区设置的“一小时通关大奖”标准相差甚远,但这毕竟是首个凭借“传统技艺”成功破阵的案例,彻底打破了“此阵无人能破”的网络传言。

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搀扶,并按照流程进行采访。

老教授满头大汗,脸色发白,喘着气对着镜头只说了两句:

“奇阵!真是巧夺天工!变化之繁复,远超想象……如果、如果再来一次,老夫怕是真走不出来了……” 这话立刻坐实了迷魂阵千变万化、绝非侥幸能破的传言。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教授缓过气后,不是要奖品,也不是要休息,反而紧紧抓住工作人员的手臂,情绪激动地非要见一见设计这座迷魂阵的大师。

问及原因,他眼神灼灼,吐出两个字:“拜师!”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信口开河,他还颤巍巍地掏出自己的工作证和名片,上面一连串的头衔和成就,看得工作人员一愣一愣的。

问题很快被反映到了王丹那里。

王丹做事向来严谨,立刻在网上查询了这位郭旭教授的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位郭教授竟然是国内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着作等身,门生故旧遍布全国古建界,是真正的大拿级学者。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提出要“拜师”,王丹不敢怠慢,立刻来找我定夺。

(筹建处,临时办公室)

在我的临时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这位郭旭教授。他大约七十岁年纪,头发银白,但精神矍铄,只是脸上还带着破阵后的疲惫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进门后没什么寒暄,学术人的直接风格展露无遗,直奔主题:

“赵总是吧?冒昧打扰!请问,设计贵园那座黄杨迷魂阵的大师何在?老夫郭旭,恳请一见!”

我正要开口请他坐下慢慢说,却见他的目光像被磁石吸住一样,猛地定在了我办公室角落那个巨大的沙盘上——那是周不通和徐大膀的得意之作,一个根据传统风水秘法制作的、能微缩反映园区乃至周边山川地气流转的“活”沙盘。

沙盘上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并非静止,而是有微光流转,甚至能模拟出云气聚散、水流方向,玄妙非常。

郭教授几步就跨到了沙盘前,俯下身,眼镜几乎要贴到那些微缩景观上。

他先是仔细查看那些建筑的榫卯结构(虽然是微缩的,但细节一丝不苟),然后又盯着沙盘上模拟地气流转的微弱光华,手指在空中虚划,嘴里喃喃自语:

““这……这水流走向暗合‘水龙经’……这建筑布局,天呐!这微缩的斗拱结构,难道是失传的‘南宋《营造法式》孤本里提到的‘莲花托月拱’和‘螭吻含珠脊’’?!这怎么可能……这沙盘……它、它怎么好像有‘气’在流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