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最新章节。

朱传武听得倒吸一口凉气:"照这么说,就算在东三省用这招,也能把山里的百姓赶尽杀绝?"

许平摇头道:"'三光'背后可不光是残忍这么简单。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就像拔苗助长,甚至像杀掉会下蛋的母鸡!"

"但鬼子等不及了,1940年对他们至关重要。据我观察,他们战线拉得太长,物资紧缺到了极点。就连派到咱们这山沟里的部队,都有三分之一是娃娃兵。往后恐怕连娃娃兵都凑不齐了!"

"这些娃娃兵严重拖累了战斗力。以前他们一个小队就能轻松吃掉咱们一个团,现在别说小队了,就是一个中队想歼灭咱们一个团都难。为啥?人员素质下降,物资匮乏。他们占了咱们的地盘,却填不满无底洞!"

"所以他们占了东三省还不满足,非要继续南下。就因为东三省有现成的兵工厂、钢铁厂、矿山,能解燃眉之急。等他们把兵力投到华北,再往南推进,最后打通大动脉直扑东南亚,为的就是抢那里的橡胶资源,打破封锁!"

“对抗的关键在于橡胶园。他们虽然占领了部分橡胶园,但随着战线拉长和战局变化,物资供应变得极为困难!”

“战争拼的就是后勤,你当兵十年应该明白。当年奉军若不是依靠兵工厂和充足的粮草,也不可能南下参与两次直奉大战,更不可能在第二次将老帅推上海陆空大元帅之位,执掌北洋政权。我说得没错吧?”

朱传武沉重地点了点头,“大当家对历史的了解令人惊叹,我甚至觉得您对这些事了如指掌……”

许平轻笑一声,抿了口茶,淡淡道:“只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历史是一条连贯的线。只有理清这条线,才能明白为何要坚持持久战,为何要从物资、原料和人力上寻求突破。”

“鬼子人数再多也无济于事。战争的关键在于人,我们虽是农业国,各方面落后于工业国,但广袤的国土能让敌人深陷泥潭,这才是我们的优势!”

“他们的物资已经捉襟见肘。若只占据东三省而不继续扩张,或许还能维持实力,但现在显然不够了……”

朱传武沉默良久,看向许平:“大当家,您博古通今,分析得如此透彻,难道胜利真的近在眼前?”

许平笑了笑:“只要挺过这次扫荡,鬼子必败无疑。这次扫荡是他们狗急跳墙的表现,既想打击我们的武装,又想掠夺粮食,同时逼迫百姓集中到县城,削弱我们的根基。”

“这种战术在山地战中效果有限,更适合东北或华北平原。但他们别无选择,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只要熬过去,曙光必将到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物资已无法支撑大规模扫荡,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点。”

许平耸了耸肩,心想:一年后他们还将激怒那个强国,偷袭其港口。但眼下物资短缺才是致命伤。不过,这个计划他不能对朱传武明说。

许平嘴角微扬,随手挥了挥:"战略物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原油、汽油,还是橡胶、铜铁这些资源,都是战争命脉。"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说来有趣,我们这片土地幅员辽阔,却偏偏缺少石油。为了填补这个空缺,他们只能向外扩张。北上穿越冰原可以获取油田,南下温暖的南海也有海上石油平台,这个局面难道不令人玩味吗?"

朱传武眉头紧锁:"所以他们在南洋集结重兵,就是为了夺取石油?"

许平摆了摆手:"这场战争持续至今已非一日之功,从37年算起足足打了三四年,如今陷入僵局谁都难以承受。你想想,他们的战线从本土延伸到东北、华北、华南,甚至远至南洋,需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维持?"

见朱传武陷入沉思,许平继续道:"除了石油橡胶,我们的铁矿铜矿储量也不理想。他们必须寻找新的矿源,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都非易事。这正是他们急于发动大扫荡的原因——既要剿灭反抗力量,又要掠夺物资扫清障碍。"

"虽然他们军力强盛,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许平目光深邃,"《论持久战》的分析很透彻,过长的战线注定难以为继。更何况如今欧罗洲和第二战场都陷入胶着,作为同盟国成员,他们必然要分兵支援。在这种全球战局下,谁能率先突破僵局,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朱传武若有所思地望着许平,眼中仍带着些许困惑。

许平随手扯过一张纸,用笔勾勒出简易地图,指尖点向北方:"若在北方吃了大亏,他们该往南找谁的麻烦?"

朱传武眼中精光一闪:"您是说...他们真要跟北极熊硬碰硬?"

"谁叫那边矿藏丰富呢?"许平朗声笑道,"铜铁煤炭应有尽有。东北这些资源虽好,但要说亚细亚最优质的煤矿..."

"可石油、铜矿品质不佳。"朱传武接话道,"要想获取优质资源,必须南北并进。"

"正是!"许平目光炯炯,"北上不成便南下,可南边要直面那个海上强国。虽说那国家现在装模作样扮战争贩子,但你看这些小鬼子..."

"快撑不住了吧?"朱传武会意。

"等日子彻底过不下去..."许平冷笑,"就该露出强盗本色了。"

朱传武肃然起敬:"大当家见识深远,我这联络官实在惭愧..."

"夜深了。"许平摆摆手,"明日带你去后山转转。敌人凶残却也脆弱,但眼下仍不可小觑。要扭转局势,需以时间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