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最新章节。

许平眉头微蹙,"这个分析很关键。你们当时既见识了日军的威力,也领教了的厉害,却还是错失战机。可你又说日军作战很死板?"

朱传武郑重点头:"确实如此。你看他们的战术——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接着炮轰,永远是这套步炮协同。我们在东北训练陆海空三军时,特别是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夕取得阶段性成果,就是突破了协同作战。"

"当时借鉴了他们的步炮协同战术。这种战术特别注重火力配置,说白了就是用钢铁炮弹熬成一锅浓汤,把敌人彻底埋葬在城墙下或壕沟前。"

"但这种战术其实很僵化!"

"因为这种死板的套路周而复始。假设在山地战或攻防战中,我们完全可以用特殊壕沟和掩体来阻击。就算他们炮轰,我们只管深挖壕沟;等步兵冲锋时,依托壕沟和碉堡硬碰硬。我相信实际交战时,日军在某些战场肯定会吃亏。"

"从37年到40年,有些战役输得很惨。我后来反思,除了平原地区不利于我军机动性导致溃败——当然士气是关键——还有就是平原作战的劣势。但在山地、山城或类似黑云寨这样居高临下的地形,采取坚壁清野的防守策略,日军几乎不可能得手。"

许平咧嘴一笑:"我有个主意。在平原就挖两三米的深壕作掩体,利用壕沟躲避炮火。除非对方炮弹无限,否则这招配合城墙战术,日军想攻下山城或突破壕沟难如登天。"

"百年前那位曾先生的'结硬寨,打呆仗'就是这个道理。当时敌军动辄数十万骑兵,人数装备都占绝对优势。怎么办?挖深壕限制敌军机动性,再用武器优势对抗。这就是扬长避短的军事智慧,道理谁都明白。"

"控制大沽镇就能威慑整个山区,特别是对八路军的震慑作用。但除此之外呢?"

"无论是进攻我军、358团,还是直面八路军三个团驻守的山地,日军想形成包围圈取胜都很困难。"

"现在日军打算利用机动部队实施突破,甚至试图与我方和358团达成某种默契。只要牵制住我们两支部队,他们就能集中兵力先打八路军,再回头对付358团和黑云寨,这就是他们的战略意图。"

许平眉头紧锁,对朱传武分析道:"所以日军现在的实力已大不如前,远不及当年在东北对峙时期,也不如1937年的水平。他们的机动能力明显下降了!"

"这种衰退一方面源于占领区扩大导致资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无法在占领区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我们作为农业国,无法满足他们的工业需求,只能靠船只将原料运回本土加工,但产能始终跟不上战争消耗。"

许平继续解释道:"就拿火炮来说,当初他们利用东北的兵工厂和矿产资源,能大量生产 甚至建造航母。但现在战线拉长,到处都需要武器装备,炮弹供应都成问题。"

"在其他地区建不起工厂,也挖不到足够资源,只能花钱购买。但采购价格越来越高,以资源换资源也越来越难,最后只能靠抢夺工厂和资源来维持战争。"

"这就是为什么去年到今年,他们执意要打通通往东南亚的补给线,就是想获取更多战略资源。"

小鱼儿和朱传武纷纷点头,认同许平的战略分析。许平接着说道:"实际上,战争每时每刻都需要大量火力支援。即便在本土和东北,他们的生产能力也跟不上了。随着战争持续,日军的战斗力和素质都在下滑,这种衰退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

两人闻言同时望向许平,只见他摆了摆手。

"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分析,此前他们能取胜,确实具备与对手抗衡的实力。但如今,这种优势已不复存在!"

"其战术思维过于单一。时至今日,旧式攻防战早已过时。战争规律自有其发展轨迹,可惜他们始终未能掌握其中精髓。"

朱传武眉头紧锁:"可他们仍控制着众多大城市。据我们所知,占据大城市仍是其掌控资源最有效的方式?"

许平一挥手:"话虽如此,但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需求。试问他们如今还能维持大规模炮火覆盖吗?"

"局部战役或许能集结数百门火炮狂轰滥炸,但从全局看,其他战区根本得不到同等支援——这才是致命伤!"

许平忽然笑道:"敌人对火炮的运用实在拙劣。方才那首顺口溜你也听到了: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继续轰。说到底,他们只会步炮协同。"

"机械化作战的理解简直惨不忍睹。如今的所谓重火力,早已从当年的重炮退化到迫击炮级别。真正的大炮该是什么模样?"

"迟早会像我们的汽油桶炮那样,喷吐火舌吞噬一切。这种火力才称得上真正的战争之神。"

说着许平示意继续前行。小鱼儿拍拍肚皮表示吃饱了,三人牵马沿蜿蜒山道徐徐前进,仅靠一盏气死风灯照明。

途中小鱼儿忍不住问:"老大,您说的汽油桶炮真有那么厉害?"

许平耸肩:"举个简单例子——33制。朱传武应该有所耳闻,上次你俩不就为此误了早饭?"

两人面露窘色。许平笑道:"当时急着用膳没细说。现在正好聊聊火炮的威力。"

"我们长期处于劣势,皆因农业国对抗工业国。但技术总会进步——当年海战胜负,关键就在火炮威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