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最新章节。

待陆鹏带队离开,许平摩挲着下巴思忖:眼下最要紧的是落实那桩重要部署。与其带着朱传武东奔西走,不如按原计划和他细化方案。倒是朱传武那头怕是早坐不住了——这小子准惦记着去找楚云飞汇报三营的异常,不过这事不必多劝,话说多了反倒坏事。

油灯下,许平来回踱步。何止是言多必失,如今整个40年大扫荡即将拉开大幕,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莫说新一团、新二团,就连358团都得受牵连。要不给楚云天通个气?或者派人联系丁伟、孔捷?

思来想去,他决定再等等。横竖情报总要送出去的,明早先和朱传武谈完,放他去见楚云飞。具体状况让他们自行交涉,省得节外生枝。许平揉揉眉心转身回屋,估摸再过几个时辰,那小子就该来辞行了。

这头许平刚歇下,朱传武屋里还亮着灯——他正伏案写着什么。更有人彻夜未眠:楚云天接到县城异动的哨报,此刻正站在山崖边拧眉。郑伟走过来拍他肩膀:“大半夜不睡,查岗还没完?”

“怪事!”楚云天指着远处,“县城动静隔着大沽镇传过来,咱们摸不清底细。前日我去黑云寨见许平,粮食和鬼子扫荡都是难题。听说丁伟、孔捷也去了?”他眯起眼睛,“总不会就为蹭顿饭吧?”

郑伟噗嗤乐了:“你这老狐狸!许平可不至于抠张地图。我看那二位八成是冲着 团去的。”

(“团离大沽镇最近,也是和358团争夺大沽镇的关键。现在358团想拿下大沽镇,但鬼子马上又要占领那里,局势很微妙。我猜不止你会去找黑云寨的许平,358团的人肯定也会去!”

楚云天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估计丁伟和孔捷去找许平也是这个意思。一方面他们是照顾我这个老战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体协同作战。我们三支部队联合起来,就是要形成品字形防御,阻止鬼子进攻。”

“到时候我们可以分散游击,发挥各自优势。好处是这样部署很灵活,坏处是我们被夹在山谷中间,左边是黑云寨,右边是358团。黑云寨的许平和我们关系不错,应该不会和鬼子勾结,而且他很有主见。”

“他只管发展自己的势力,谁也别想从他那儿占大便宜,鬼子更别想。但358团是个麻烦,我猜丁伟和孔捷去找许平,就是为了这事儿……”

郑伟皱眉道:“那你觉得许平会帮忙吗?”

楚云天搓了搓手:“帮忙是肯定的,他不是因为和我交情好,而是他本身就是抗日武装,和我们目标一致。不过我也想争取他,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要是能说服他加入八路军,那可是大功一件。但他不好动员,主要是现在晋西北局势复杂,他得保护老百姓。如果他加入我们,就带不了他的队伍和山上的百姓了。”

“他那山头连茶叶都能种,你觉得他会甘心放弃吗?虽然他未必想占山为王,但这人想法很多,一般人猜不透。”

郑伟想了想,忽然笑了:“这让我想起元末朱元璋的策略——‘广积粮,缓称王’。当时群雄割据,谁称王元军就打谁,朱元璋就低调发展。听你这么说,许平用的也是这招。”

“他不要番号,不拉大旗,鬼子来了就打,不来也不主动招惹。可他又自称黑云寨大当家,脾气火爆得很!”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一伙,鬼子拿他没办法,山高路险,攻上去太难。”

“现在鬼子的战斗力不如37、38年了,他靠着地形优势,能让鬼子有来无回。但这次他也得担心——如果鬼子调集重兵,用铁路公路运来大炮和机械化部队,持续围攻黑云寨,他恐怕也守不住!”

楚云天无奈地摇摇头,"我也这么劝过他,可他认为眼下最要紧的是抢收秋粮,必须牢牢控制住大沽镇。他还提醒我,358团很可能会跟我们争夺大沽镇的秋粮!"

"这么说来,358团去找他的可能性确实不小。要是丁伟和孔捷也掺和进来,那可就热闹了。更蹊跷的是,这事刚发生不久,县城就出乱子了。咱们的人说看见许平往县城方向去了?"

"你说他这个人啊......"楚云天欲言又止,"冒险的事我就不多说了......"

郑伟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得了吧,上个月你们仨——你、丁伟、孔捷,不都跑去县城闹腾过吗?现在鬼子把你们恨得牙痒痒,悬赏榜上你们几个可都挂着名号呢!听说赏金还不低。"

楚云天闻言大笑:"可不是嘛!我和丁伟、孔捷的人头各值一万,那黑云寨的许平倒值两万,这事儿可真稀奇!"

郑伟沉思片刻,说道:"我看许平这次下山肯定另有打算,不如派侦察连和骑兵连去丁伟、孔捷那边打听打听。"

楚云天点头赞同:"是该问问,他们比我晚到,说不定掌握了什么重要情报......"

与此同时,358团指挥部里,方副团长正找到盯着地图出神的楚云飞。这幅占据整面墙的军事地图看似气派,实则精度远不如许平那幅桌面大小的作战图,仅能标注到乡镇级别。

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勾勒出各方势力范围:358团、日军、黑云寨、八路军......在这个年代,即便缴获了日军地图,也难以获得更精确的情报。

早年间日军凭借精密地图占尽先机,如今战局陷入胶着,加上山区地形复杂,日军的补给线也日渐吃紧。回想起两年前筱冢义男对平原秋粮不屑一顾的模样,如今却要为军粮展开生死争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为了阻止八路军和抗日武装度过寒冬,敌人不惜烧毁了一半的秋粮。然而时过境迁,如今鬼子的军粮供应竟有六到七成要依赖平原地区的秋收!

短短两年间,筱冢义男、猫眼司令和毛驴太君等人不得不对这片粮食打起精细的算盘。眼下最大的困境就是粮食短缺,各方势力为了生存,不得不展开激烈的争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