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最新章节。

楚云天脸色阴沉:"照你这么说,咱们这招不灵了?粮食只能拱手相让?"

许平竖起食指:"还有个险招——必须协同作战。眼下358团三营正虎视眈眈想吞下大沽镇,不管他们成不成,这都是我们的机会!"

"要么各团长在大沽镇开会,要么来我黑云寨聚首。问题是楚云飞很难参会,这才是最棘手的!"

楚云天长叹一声。这计划规模宏大却迷雾重重,他正想追问,炊事员恰巧送来饭菜。闻到饭香,这位壮汉顿时把问题抛到九霄云外,抄起碗筷就往嘴里塞了个大饼。

稀里呼噜的吞咽声持续到餐盘见底。当饱嗝里飘出茄子混合玉米面的气味时,许平敲着碗沿笑道:"差不多了。再喝两杯茶,灌个水饱,也算我犒劳八路军了。"

楚云天放声大笑,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目光灼灼地盯着许平,"我刚才吃饭时就在琢磨这事!"

"咱们两家联手不行吗?甩开358团,随他们折腾去!"

"他们不就是既想抢粮食,又想借鬼子的势,甚至暗中勾结晋绥军搞小动作,企图消灭我们八路军?这招数我六月份就见识过了——不是咱们这儿,是晋绥军其他团和地方武装的摩擦。"

"连县大队、区小队都遭过暗算,听说鬼子还派了伪军自行车队偷袭。要不是主力部队及时增援,后果不堪设想!"

"晋绥军这几个月就没消停过,他们还想玩什么花样?"

许平眉头紧锁:"师部早已知情,我不多赘述。但必须提醒你们要妥善处理,绝不能让鬼子借题发挥。"

"最初我也考虑过,仅凭八路军和我们黑云寨的力量对抗鬼子抢粮。但358团毕竟是晋绥军里抗日最坚决的部队,抛开他们不合适。"

"不带358团行动,他们未必会捣乱,可这就破坏了统一战线。对你们是大事,对我无所谓。但关键是他们正处在摇摆期,为何不拉他们一把?"

"打鬼子是共同目标。像借道这种事,事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就算打跑八路军,接下来遭殃的就是黑云寨和358团。"

"楚云飞要是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趁早别当团长了。但他会作何反应还很难说。你们可以安全撤退,可他得到的情报恐怕会更复杂..."

楚云天突然打断:"你抓到楚云飞什么把柄了?"

许平露出神秘笑容:"抓不抓住不重要,关键看怎么运用。"

就在两人密谈时,夜幕已深。朱传武闷闷不乐地从营房侧门走出,方副团长反常的态度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对方听到汇报后虽显惊讶,却既未斥责也未要求撤回情报。更奇怪的是,这位同乡长辈本该暴跳如雷的反应,竟化作令人不安的沉默。

方副团长始终阴沉着脸,对朱传武的说辞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反而更叫人忐忑。

朱传武正欲离开,方副团长突然抬手示意他停下。他整理了一下军装领口,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对方:“黑云寨的情报确实重要,但你怎么能确定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方副团长站起身,缓步走到朱传武面前,语气带着几分审视:“如果抛开同乡情谊,单从军事角度看,三营即将执行的任务是团部与楚团长共同制定的。他们进驻大沽镇完全符合命令,甚至还要调动炮营配合。你仅凭推测就断定他们会叛变,证据呢?鬼子的联络人在哪?”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现在行动在即,临时变更部署不仅可能泄露机密,更会动摇军心。不过——”他拍了拍朱传武的肩膀,“我信你不是无的放矢。这样吧,楚团长今晚回来,你单独向他汇报。”

朱传武攥紧拳头。方副团长既没全盘否定,也没完全采信,反倒把难题推给了未归的楚云飞。他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张字条:“这是黑云寨许当家托我转交的密信,请过目。”

事情彻底僵住了。不报,恐酿大祸;报了,又引发连环质疑。朱传武额角渗出冷汗——这次怕是弄巧成拙了。

“关键在于这份情报显示,对方接头人员若执意不信,可重点关注三营动向,或留意三营与外界的联络情况。只要掌握这些线索, 自然会水落石出!”

“我迟迟未拿出这份情报,是因为它本身无法直接证实事实。局势瞬息万变,情报却是固定的,唯有通过动态观察来验证静态信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方副团长闻言眉头微蹙,接过纸条细看片刻,随即点头收进怀中:“你先休息吧。”说完便带着那名满脸不服的副官离开了。

此刻的朱传武内心充满矛盾——留下恐生事端,离开却又无法完成楚云飞的命令向许平复命。他烦躁地揉着眉心,怀疑自己是否已被扣作人质。转念又想,纵使方副团长真有所图,自己也必须坚持到底。首要之事是面见楚云飞,无论对方态度如何;其次要警惕身处358团团部的处境。

虽然对三营等地形不熟,但团部对他而言如履平地。除非被镣铐加身关入地牢,否则以他的身手,寻常监视根本拦不住。眼下既已向方副团长汇报完毕,按理说已尽到本分。至于其他,倒显得自己多虑了。

但最关键的是,必须设法见到楚云飞。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哪怕预感不祥,也要完成使命——不仅关乎楚云飞的口信,更关系到黑云寨的后续部署。

朱传武明白,即便见不到楚云飞,也不能在与方副团长谈完事后因畏惧风险而仓促离开。若情报未能准确传达,便是失职。哪怕为此付出鲜血与泪水的代价,也值得!

这是军人的担当。想到这里,朱传武反而冷静下来,不再焦躁。他 沉思,预判可能出现的变故,但绝不会束手待毙。

虽然进团部时已缴械,但他仍起身环视小屋,试图探查是否有人监视。不到五分钟,他便察觉屋外至少有两名岗哨,另有一人贴墙潜伏——三人正紧盯自己。这屋子仅有一扇窄窗和一道门,但朱传武自信凭身手翻窗脱身并非难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