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最新章节。
“难道是像刘邦、项羽,或是史书记载的那些 导致的?”
许平摆手道:“若非要探究秦亡根源,其实很简单:秦国灭六国后,却用治理秦国的老办法来治理天下,这是行不通的!”
“举例来说,秦国人从未临海而居,缺乏肥沃土地。当秦国不断扩张,占据广袤疆土时,如何因地制宜治理各地就成了难题。”
“这种因地制宜的治理,秦国当时做不到。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制度如何推行全国?这里存在诸多问题。秦亡后,汉朝及后世朝代都进行了大量总结。”
“改朝换代往往难免战争,就像秦国消灭六国一样。战后本应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施行宽松政策,以怀柔手段抚平战乱创伤。”
“但秦始皇不同。他以胜利者姿态统一天下,将秦国变为秦帝国,自以为力量已覆盖帝国每个角落!”
“正因如此,朝廷才修筑官道,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与文字,废除世袭特权,建立郡县制。这些根基并无不妥,问题出在治国方略上!”
“秦朝沿用的是战时体制,如今战事平息,百姓不再征战,理应回归和平状态。”
“可秦国历代君主,从始皇到当代贵族,皆生于烽火之中。”
“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已成燎原之势,难以遏制。那些养尊处优的秦国贵族与始皇,终究无法体会民间疾苦。”
“汉高祖刘邦虽非布衣出身,却深知百姓困苦。他承继大统后施行变革,不出三代便使汉室江山稳固。”
“至今百姓仍以汉人自居,我华夏民族亦称汉族,皆因汉朝之深远影响!”
朱传武感叹道:“大当家见识广博,竟从这般角度解读秦亡之因?”
许平摆手道:“任何新政终会显露弊端,这便引出一个关键——试验田。无论改良粮种还是研制新式武器,皆需先行试验。”
“治国亦是如此。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欠则生涩,过则焦糊。始皇一味穷兵黩武,沿用战时苛政,无视民生多艰。”
“汉初与民休息方为正道。如今我们黑云寨,更该从黑龙寨、三营的教训中汲取经验!”
正说着,一名小童匆匆来报:“禀大当家,小鱼儿与陆鹏传来密信!”
许平细览情报后递给朱传武:“目标已从县城出发,一个半时辰后将抵达三营防区。”他眼中闪过狡黠:“不如猜猜,楚云飞会选择在三营进驻大沽镇前后哪个时机动手?”
朱传武笑道:“大当家要设 ?”
许平朗声大笑:“赌注全无,权当消遣。且说说你的见解。”
朱传武放声大笑,伸手就要去摸怀里的家伙。许平轻轻摆手道:"免了免了,你那玩意儿我不稀罕。真要打仗,给我杆老掉牙的土枪照样使得顺手。"
"我看重的从来不是枪械本身。"许平话锋一转,"咱们就事论事,比对比对预判与实际战况的出入,从对错得失里琢磨战术精髓才是正经。"
朱传武若有所思地点头:"三营进驻大沽镇后,按你说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过楚团长那边,就算三营进了镇子,怕也要追根问底吧?"
许平示意他继续。朱传武咧嘴笑道:"三营眼下这架势肯定要驻防,时机拿捏得正好。虽说我不清楚方副团长和楚团长怎么商定的作战计划..."
"但时间节点应该大差不差。要是鬼子真要动手,这三五天就该有动静。现在迟迟没动作,八成是局势太复杂的缘故。"
朱传武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叹气道:"大当家的,我既眼红你手头这些家当,又担心咱们往后的处境。前路茫茫,谁知道会出什么变故?"
许平不以为意:"该来的躲不掉。这两天等三营开拔,我带你去见识见识八路的队伍。"见朱传武哈欠连天,便打发他回去歇息。
独自在作战室整理文件时,手下匆匆来报:"老大,那娘们非要单独见您。"
"二月红?"许平挑眉,"方才朱队长在时,你怎么不敢进来?"
手下支支吾吾不答话。许平正色道:"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她找我总得有个由头?"
"不是您交代过,她要谈合作就立即通报吗?"
许平摇头:"场面话罢了。她原话怎么说的?"手下抓耳挠腮——这机灵鬼竟没留心细节。
他忍不住眨了眨眼睛,“她犹豫了很久,突然向我要了杯水,然后问了我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