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百里爵演戏,骗过慕容铮(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最新章节。

晨光熹微,淡金色的光晕悄然透过窗纸,如薄纱般洒落在书房内。百里爵立于案前,指尖轻托着那部古旧的《礼经》,缓缓将其摆回原处。书脊微凹,积了一层极细的尘灰,仿佛岁月无声沉淀的痕迹。他凝视着封面片刻,指腹在粗糙的布面轻轻一掠,似有所触,又若无其事地收回手,动作轻缓得如同拂去一片落叶。

影十七垂首静立门侧,身影半隐在晨光与暗影交界之处,低声禀道:“殿下昨夜未阖眼,可要传些温热汤水,以助清神?”

“不必。”他启唇,声音清越如玉磬轻击,澄澈中不染半分倦意,宛如山涧晨露滑过青石,“把笔墨备好,我要临帖。”

影十七应声退下,脚步轻悄,如风掠林梢。百里爵缓步踱至书案前,衣袖微动,带起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水香气。他徐徐提起那支紫毫笔,笔锋圆润饱满,蘸饱浓墨后,细细掭理,动作娴雅从容,不疾不徐。素白宣纸平铺案上,如雪覆地,洁净无瑕。他却并不急于落笔,只静静伫立,目光低垂,凝望着砚台中墨色幽深,涟漪轻漾,仿佛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他心底那一片不动声色的波澜。

良久,方才提笔,腕力沉稳,笔走龙蛇,却终归于端方。一行小楷跃然纸上,字字如珠玉排列,清峻挺拔:“礼者,天地之序也。”

墨迹匀净,结构谨严,笔锋间不见丝毫颤抖,亦无半分疏漏,仿佛不只是书写,而是在以心执礼,以笔承道。

半个时辰后,他缓缓合上笔帽,指尖轻捻,将写满墨迹的几张宣纸细细揉作一团,随即投入铜盆之中。火折子幽幽一亮,橘红的火舌倏然舔舐纸团,转瞬便将其吞噬,化作一缕轻烟与几片灰烬飘零落下。他静立片刻,目光微垂,似在凝视那余烬未尽的残痕,而后抬步转身,换上一身素净雅致的常服,衣料是上等云锦织就,袖口以银线绣着暗纹,日光斜照时,银光如溪流般在布面上悄然流淌,若隐若现,清冷而内敛。

他自华阳宫缓步而出,足音沉稳,不疾不徐,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节拍之上。长廊曲折,雕梁画栋间光影斑驳,他穿行其间,衣袂微动,宛若一幅流动的画卷。不多时,已至藏书阁前,朱漆大门半启,檀香自门缝中悠悠逸出,沁人心脾。

阁内静谧如深潭,高耸的书架如林矗立,层层叠叠,典籍罗列其上,皆按类分卷,井然有序。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沉香与旧纸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需放轻,唯恐惊扰了这方寸间的千年智慧。他径直走向“前朝律制”一栏,指尖掠过书脊,最终停驻在一卷《大胤开国礼典》之上。他轻轻抽出,动作极尽谨慎,翻开书页时更是屏息凝神,仿佛山河岁月皆藏于纸间,不容半分亵渎。

不多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空旷的阁中回荡,如钟鼓轻敲,叩入人心。一名身着玄色朝服的老臣执象牙令签缓步而入,须发微白,神情肃穆,正是当朝太傅——慕容铮。

百里爵闻声抬眸,目光与那苍然却锐利的眼眸相接,心头微震,旋即敛袖躬身,姿态恭敬而不卑弱。

“太傅安好。”

慕容铮略一点头,目光却不着痕迹地落在他手中那卷古旧书册之上,眉心微不可察地一蹙,声音低沉如古井泛波:“皇夫也读此等陈年旧典?”

“近日心中偶有所思,故翻阅一二。”百里爵语气温和,语气如春风拂面,却又似含一丝迟疑,仿佛话中有话,“陛下勤政爱民,天下安定有序,然女子主兵权、掌刑狱,终究非祖制所载。昨夜读至‘男司外事,女司内务’一句,字字如针,竟觉心绪难平,隐隐有所触动。”

慕容铮眸光微闪,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却并未接言,只默然转身,踱步至另一排书架前,伸手取下一册《礼记集注》,指尖抚过封皮,似在思索什么。

百里爵见状,轻轻合上手中书卷,动作轻柔得如同为熟睡之人掩被,随后将其稳妥归回原位。他垂首低语,声音轻得几乎融进檀香之中:“太傅昔日所言‘礼不可废’三字,先前我未能彻悟其意,如今细细思量,方知其中深意如渊,字字如珠玉落盘,掷地有声。”

话音落下,阁内一时寂静无声,连檐角铜铃也仿佛停摆。空气似凝滞成冰,连飘浮的尘埃都静止不动,唯有那一线阳光斜穿窗棂,映照在他低垂的眉睫之上,投下一道幽深的影。

慕容铮缓缓转身凝望他,目光如芒刺般锐利,一寸寸地审视着眼前之人。百里爵神色从容,眉宇间却悄然浮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倦意,仿佛久居权力边缘的孤影,终于在寒夜中觅得一丝微温的回响。

“皇夫能有此悟,实乃社稷之幸。”慕容铮终于启唇,语调依旧庄重肃然,却隐隐透出几分暖意,宛如冰封河面下悄然涌动的暗流,“只可惜当今圣上执迷不返,执意逆天而行,恐将酿成滔天祸乱,动摇国本。”

“我亦曾屡进忠言。”百里爵轻叹一声,声音低沉如风过松林,带着几分无奈与苍凉,“然陛下多疑善变,连我这等贴身心腹,如今也难入御前参议军机。前日左翼三营告病者数以百计,军心涣散,士气低迷,若由男子统帅,岂至于此?牝鸡司晨,非但悖逆纲常,更易招致天下动荡,终非长治久安之策。”

他言辞徐缓,字字如珠玉落盘,句句皆似经千回百转深思熟虑,却又自然流淌,毫无刻意雕琢之感。慕容铮眸光微闪,眼底骤然燃起一簇幽深火焰,仿佛猎手窥见猎物步步踏入陷阱,心中暗喜,却仍沉稳克制,不露锋芒。

“皇夫所见,可谓洞若观火。”他压低嗓音,语气近乎耳语,却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势,“然独木难支大厦将倾,一人之力,终究难以扭转乾坤。唯有志同道合之士携手并肩,方能拨乱反正,重定山河,扶社稷于危澜之际。”

百里爵垂首默然,眸光微敛,似在心底反复权衡利害得失,良久之后方才抬眼,语气慎重而坚定:“若有此等机缘,我愿倾尽所能,竭力相随。只是……我身份特殊,身处旋涡中心,行事不得不如履薄冰,步步谨慎。”

“自然明白。”慕容铮微微颔首,神情肃穆而不失体谅,“时机未至,切不可贸然轻举妄动。然今日你我推心置腹一番对谈,已可见肝胆相照,心意相通。待风云际会之时,自有暗线联络,共谋大业。”

话音落下,他旋身而去,玄色长袍拂过书架边缘,带起一缕细微尘埃,在斜洒的暮光中轻轻飘散,如同悄然落幕的阴谋序曲。百里爵静立原地,目送那挺拔背影渐行渐远,最终隐没于廊柱交错的幽深处。他脸上那抹迟疑与踌躇如雾消散,唇角忽地掠过一丝极淡、极冷的笑意,如寒潭微澜,转瞬即逝,唯余满室寂静,暗藏惊雷。

午后风起,御苑西亭。

天光微斜,淡金色的日影洒落在朱红檐角之间,卷着几分春末的暖意。百里爵独坐于亭中石凳之上,一袭玄色锦袍衬得身形清峻如松,手中执一卷《边防辑要》,书页在风中轻颤,似显专注,实则眸光沉敛,耳听八方动静。风过林梢,叶影婆娑,远处宫廊深处脚步轻响,一名侍从模样的人悄然趋近,在亭外青石阶下驻足良久,屏息垂首,似在等候召见。

百里爵缓缓抬眼,目光如秋水般清冷,声音不高不低,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压:“可是太傅遣你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