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乡试首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620!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最新章节。
顺天府不同辽东,贡院提供的是标准号房。宽三尺深四尺。两侧砖墙上有高低两道卡槽。
高卡槽一块木板是桌,低卡槽一块木板是椅。两块板放进一档卡槽,就成了一张小床。
除了常规的不净壶,椅下还藏有炭炉,用来加热干粮之用。
安置了铺盖和用品后,李四白就吃住不离号房,当晚像虾米一样,蜷缩在长不到一米三的小床睡了一夜。
次日天明一睁眼,腰酸背痛那叫一个酸爽。打湿毛巾擦了脸漱了口,点燃炭炉热两张面饼做早餐。
折腾了不知多久,终于熬到一声炮响,有号军来打开房门送来试题。
密封的劵袋顶部,印着一个硕大的“边”字。代表考生来自辽东。若是顺天本地学子,卷袋上则该是个“贝”字。
首场一共七道大题。四书三道五经四道。且五经的四道五经选一。
意思就是原本20道五经题,考生可选本经四道作答。
这也是乡试不口述试题的原因之一,字数太多考官金嗓子也吃不消。
本经类似于现代大学的专业。李四白的本经是《诗经》。所以他的四道五经题就全是诗经内容。
单就题目来说,乡试比院试难不到哪去。但真落在文章上,却是极大的考验。
童子试的八股文,一般限五到七百字。虽不能太多,却也不能太少。
而乡试即使是同一道题,字数要求却在二到三百字。压缩一半以上的字数,却要具备同样的八股结构,那就必须做到“辞约旨丰”,语言精炼到极致!
李四白八年寒窗,净学文言文了。今天搜肠刮肚,把所有的本事都掏了出来。
从日出写到日落,累的一脑门子汗。饭都没顾的上吃,才把七道题全部答完。
此时开锁声响,号军送来三只尺许长的牛油大腊。
李四白一阵头昏眼花,连忙含了一块饴糖。点亮烛火开始誊抄卷子。
顺便把接近字数上限的文章,一一压缩到三百字左右。
蜡炬成灰,转眼第三支蜡烛只剩小半截,李四白终于把卷子全部抄完。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实在没本事把一篇小论文,压缩到二百多字。虽比起大部分生员,他这就算不错了!不过乡试的人实在太多,不错可没什么卵用!
此时他又累又饿,肚子里又憋着两泡。反正没有考官在场,干脆毫不客气的咣咣砸门。
交了卷子之后,立刻在号军的监督下,跑去底号五谷轮回。
虽然跟着个大活人很不习惯,不过只要不盖屎戳子,李四白都无所谓。
李四白卸了货,回到号房正狼吞虎咽。外边喧哗声起,考生们陆陆续续开始交卷。
李四白刚噎下一片馒头,忽听隔壁一阵惨嚎:
“就一个字,再让我写一个字吧!”
号军可不惯他们,凡是烛光熄灭不交卷的,通通厉声斥骂开门就抢。谁敢反抗,那就又是一个枷号示众。
听着号巷兵荒马乱,李四白一阵幸灾乐祸。没写完的人似乎不少,他的机会又多了一分。
也不怪他心思阴暗,但凡谁真多写了一个字,对其他考生都不公平!
这种时候讲什么温良恭俭让,那不是高风亮节,是脑子里生有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