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分子的祈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最新章节。

二〇九二年夏,"深渊信使十七号"的压载水舱发出低沉的嗡鸣。林知夏站在总控室中央,怀里抱着装有病毒样颗粒样本的低温容器——这些比纳米古菌更微小的存在,此刻正悬浮在特制的培养液中,发出肉眼不可见的生物荧光。

"到达目标深度。"周明宇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米,海沟最底部的平坦区域。小星三代说,这里有'分子的祈祷'。"

第一节 祈祷:来自前生命的"回响"

舱门开启的瞬间,林知夏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声呐屏上,一片直径约五百米的圆形区域内,无数纳米级的颗粒正在有规律地运动。它们聚集成螺旋状、波浪状、星形图案,像一场无声的舞蹈。小星三代的触腕轻轻触碰水面,那些颗粒立刻响应,汇聚成一行发光的文字:

"我们是前生命的回响。在地球冷却的第一毫秒,我们用碳、氢、氧、氮编织了第一串分子链。我们的祈祷,是希望生命能够诞生。"

林知夏的眼泪模糊了视线。她调出高倍显微镜,看见这些颗粒正在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简单的有机分子在它们表面聚合,形成更长的肽链和核酸片段。

"它们在……创造生命?"她对着麦克风轻声问。

翻译器沉默了片刻,传来小星三代的记忆信号:

"我们不是创造者,是催化剂。我们提供模板,让随机碰撞的分子找到正确的序列。就像你们的DNA,我们也是生命的蓝图。"

第二节 解码:分子的"创世程序"

返航后,团队在记忆馆地下六层的"前生命实验室"展开研究。苏念戴着全息眼镜,坐在量子计算机前:"这些颗粒的排列方式,符合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它们能自我调节,维持在一个临界状态,随时准备跃迁到更复杂的生命形态。"

周明宇将样本放入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培养舱——还原性大气、频繁的闪电、陨石撞击的冲击波。二十四小时后,奇迹发生了:那些纳米颗粒竟然组装成了类似病毒的结构,表面带着简单的基因序列。

"这不可能!"林知夏盯着电镜图像,"没有细胞,没有代谢系统,它们怎么……"

"它们不需要。"苏念调出分子动力学模型,"这些'前病毒'颗粒,就是地球生命的'种子'。它们携带的基因序列,与所有现存生物的保守序列高度同源——包括人类。"

全息屏突然亮起,小星三代的记忆投影同步播放:

"我们的祈祷,是希望这些种子能够发芽。四十亿年来,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合适的条件,等待幸运的突变,等待生命的火花。"

第三节 警报:被干扰的"创世祈祷"

正当团队为前生命的"智慧"震撼时,新的危机降临。

周明宇调出深海监测数据:"小星三代送来的样本受到严重干扰!培养舱的电磁环境显示,是'星链计划'的通信卫星在发射高频信号——这些电磁波正在破坏纳米颗粒的自组织状态!"

苏念的手指攥紧了实验记录册:"这些颗粒的排列依赖于精确的电磁场环境。人为的电磁干扰,会打乱它们的自组织临界状态,就像在交响乐团演奏时突然关掉指挥的节拍器。"

林知夏攥紧拳头。她想起国际会议上科学家的争论:"星链"计划虽然带来了全球联网的便利,但其高频信号对地球磁场的干扰,正在影响深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四届 破局:用人类的"祈祷"回应

团队连夜讨论解决方案。林知夏翻出林深的旧笔记,发现他曾在1995年提出过"电磁场屏蔽法":利用特殊的合金材料,为深海生态系统创建"电磁保护区"。

"我们可以改造'深渊信使'的外壳!"林知夏兴奋地说,"用导磁合金包裹核心区域,为纳米颗粒创造稳定的电磁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