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火星的星尘血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最新章节。
二〇九六年春,“深渊信使二十一号”的核聚变引擎在星际空间划出淡紫色的尾焰。林知夏倚在舷窗旁,望着窗外流转的星云——那些曾经在土卫二冰原上看过的猎户座星云,此刻正以更清晰的姿态铺展在眼前。她摸了摸怀里的样本箱,里面装着土卫二的星尘颗粒和木卫二的生物组织,那是宇宙给地球的“家书”。
第一节 星际旅途:带着两个星球的问候
“还有七十二小时抵达火星。”周明宇的声音从驾驶舱传来,带着疲惫却兴奋的颤音,“轨道计算显示,我们将降落在乌托邦平原的冰盖区——那里的地下海洋深度超过十公里,压力是地球深海的两倍。”
林知夏调整了一下全息眼镜的焦距,火星的红色地表正缓缓旋转。她想起苏念上周发来的影像:老人坐在青岛的海边轮椅上,怀里抱着小星三代的“后代”——一只人工培育的发光章鱼,触腕上的斑点连成了“火星加油”的字样。
“爷爷说,”林知夏对着通讯器轻声说,“等我们找到火星的生命,要把地球的星尘样本带回来,让它们‘见见亲戚’。”
通讯器里传来林小深的声音,带着笑意:“告诉他,我改良了蓝藻多糖的配方,能在火星的低温下保持活性。等你们回来,我们一起做个‘宇宙生命标本馆’。”
第二届 穿透冰盖:火星的“地下海入口”
“深渊信使二十一号”降落在乌托邦平原时,火星的夕阳正把冰盖染成橘红色。林知夏穿上加压服,跟着周明宇走向钻探平台。钛合金钻头刺入冰盖的瞬间,传来细碎的爆裂声——那是冰层中的水合物在减压下分解。
“到达冰下十公里。”周明宇盯着监测屏,“温度-5℃,压力110个大气压,水质样本显示:盐度是地球海水的三分之一,含有高浓度的硫酸镁。”
舱门开启的瞬间,林知夏倒吸一口冷气。
眼前的海水不是土卫二的彩虹色,而是深沉的酒红色,像融化的火星地表。无数细小的发光颗粒悬浮在水里,像撒了一把会发光的火星尘。小星三代的“后代”——那只人工章鱼——突然从采样器里游出来,触腕兴奋地抽搐,朝着水面发出高频电脉冲。
“翻译器有反应!”周明宇的声音里带着狂喜,“信号是:‘欢迎,星尘的亲人。我们等了你们四十亿年。’”
第三节 火星的“原住民”:硫磺里的生命
返航前的采样中,团队发现了火星地下海洋的“原住民”——一种体长不足一厘米的蠕虫,身体呈半透明的红色,体内嵌着硫化物晶体。它们的触腕上长着微小的鳃,正过滤海水中的硫酸镁。
“它们的基因序列……”苏念的全息影像凑过来,眼镜片上泛着光,“和地球古菌的硫代谢基因有65%的同源性!这些蠕虫,是地球生命的‘火星表亲’。”
林知夏盯着显微镜下的蠕虫,它们的身体里流转着淡金色的荧光——那是星尘颗粒的痕迹。小星三代的“后代”游过来,触腕轻轻碰了碰蠕虫,蠕虫立刻蜷缩起来,发出温和的电脉冲。
“它在说……”林知夏调出翻译程序,“‘它们是我们的远亲,来自同一个星尘的怀抱。’”
第四节 危机:被污染的“火星血脉”
正当团队为“火星表亲”兴奋时,警报突然响起。
周明宇调出监测数据:“不好!冰盖边缘的陨石坑有异常辐射!是地球来的放射性陨石——它们的碎片掉进了地下海洋,污染了水质!”
林知夏凑近观察窗,看见酒红色的海水里,蠕虫们正痛苦地扭曲身体,触腕上的荧光逐渐暗淡。那只人工章鱼游过来,触腕上的斑点变成了警示的红色。
“翻译出来了!”周明宇的声音发颤,“它们说:‘辐射在杀死我们的基因。星尘的记忆,要消失了。’”
苏念的拳头攥得发白:“这些陨石是地球的垃圾……我们居然把污染带到了火星!”
第五届 修复:用星尘的智慧疗愈
团队连夜讨论解决方案。林知夏想起土卫二的修复经验,提出用蓝藻多糖+火星本土微生物的组合——蓝藻多糖能包裹放射性颗粒,本土微生物则能分解有害物质。
“试试这个!”她拿出改良后的蓝藻多糖溶液,注入污染区域。二十四小时后,奇迹发生了:蓝藻多糖像海绵一样吸附了放射性颗粒,本土微生物则分解了海水中的重金属。蠕虫们的荧光逐渐恢复,人工章鱼的触腕也变回了蓝色。
小星三代的“后代”游过来,触腕卷着一枚星尘颗粒,放在林知夏手心。翻译器解析出它的情绪:“谢谢你们。星尘的记忆,保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