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遇的边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爱情六十四封》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几周,陈平有意识地与刘欢保持距离。指导她研究时,他严格专业,从不延长谈话时间;在校园里遇见,他点头致意后便匆匆离开;甚至故意安排她在研究组中与其他同学合作,减少单独接触的机会。

刘欢似乎察觉到了这种疏远,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更加努力地钻研学业。她交给陈平的读书报告一篇比一篇精彩,有时甚至能指出陈平着作中的某些可商榷之处。

十一月的一个雨天,研究组召开例会。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只有刘欢留在最后。

“教授,我能请教一个问题吗?”她站在门口,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几缕黑发贴在额头上,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小些。

陈平本想推辞,但看到她那被雨淋湿的样子,心软了下来。“进来吧。”

刘欢走进来,从包里拿出一本旧书——陈平二十年前的博士毕业论文,装订成册,页面已经泛黄,显然被翻阅过无数次。

“这里,”刘欢翻开一页,指着一段关于“坎卦”的阐释,“您说‘坎为水,水险而流,喻人生多艰却仍需前行’。但我认为水不仅是险阻,更是生命之源。坎卦虽有险难之象,却也是希望之卦,因为水能洗濯万物,带来新生。”

陈平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女孩。这个观点与他最近重新思考坎卦时的心得不谋而合。经过婚姻的失败和中年的迷茫,他确实开始重新理解“险难”的意义。

“很有趣的见解。”陈平谨慎地回答,“你可以就此写一篇短文,我们下次讨论。”

刘欢却没有被敷衍过去:“我认为您现在的想法可能已经改变了。我在您最近的演讲中感觉到一种不同的气息——更加包容,更加理解生命中的阴暗面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陈平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生的敏锐。“人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会看到更多面的真理。”

“就像钻石有许多切面,每个角度都反射不同的光芒,但光芒都来自同一个源头?”刘欢眼睛发亮。

陈平点头:“很好的比喻。”

窗外雨声渐大,敲打着玻璃窗。办公室里忽然安静下来,只有雨声和两人的呼吸声。陈平注意到刘欢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单薄的布料贴在身上,勾勒出年轻的曲线。他迅速移开视线。

“你应该回去了,雨越下越大了。”陈平的声音不自觉地生硬起来。

刘欢似乎有些受伤,但还是礼貌地点头:“对不起,耽误您的时间了。”

她转身走向门口,那一刻陈平注意到她眼角有一丝泪光。是因为他的冷漠吗?还是只是雨水?

门轻轻关上,陈平长叹一声,摘下了眼镜。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心痛。那个年轻女孩眼中的光芒,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他的崇拜,都让他想起曾经的自己,想起那些还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岁月。

他也看到了她眼中别样的情愫——那不是学生看老师的眼神,至少不完全是。而他发现自己竟然为此感到一丝窃喜,这让他深感羞愧。

第二天,陈平在校园里遇到刘欢和几个同学在一起。她看到他,眼神闪烁了一下,然后礼貌地打招呼:“陈教授好。”

同学们纷纷问好,陈平公事公办地点头回应。但当众人走过,他忍不住回头,恰好捕捉到刘欢也正回头看他。目光相触的瞬间,两人都迅速转回头,仿佛被烫到一般。

那一刻,陈平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难题,比任何学术问题都复杂的难题。

周五下午,陈平照例在办公室接待学生答疑。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他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敲门声响起。

“请进。”陈平以为是哪个学生落了东西。

门开了,是刘欢。她站在门口,没有进来,手中拿着一个文件夹。

“教授,我知道您不想与我多接触。”她直截了当地说,声音微微颤抖但坚定,“如果您认为我的行为有任何不当之处,请直接告诉我。我会尊重您的意愿,甚至可以考虑更换导师。但在此之前,我希望您能看看这篇论文。”

她走上前,将文件夹放在桌上,然后迅速后退到门口。

“这是我关于大有卦的解读,特别是初九爻辞‘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我认为传统的解释忽略了人际关系的维度。”她说着,眼神坚定地看着陈平,“有时候,过度防范本身反而是一种伤害。”

说完,她微微鞠躬,转身离开。

陈平愣在原地,许久才拿起那份论文。他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行娟秀的字迹:

“界限与连接:论人际交往中的‘无交害’原则”

论文中,刘欢提出“无交害”不应被理解为完全避免交往,而是要在交往中保持相互尊重和不伤害的原则。她甚至大胆地提出,有时为了更高的善,跨越一定的界限是必要的,只要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陈平一口气读完了整篇论文,心中澎湃难以平静。这个年轻女孩的智慧和勇气让他惊叹,也让他害怕。

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是安全但孤寂的学术之路,另一条则通向未知的情感领域,充满风险却也充满生机。

窗外,一轮明月升起,清辉洒落在桌面的论文上。

陈平拿起笔,在论文末尾批注道:“见解独到,然实务中界限之重要性不可轻忽。下周一Office Hour,可详谈。”

他犹豫了一下,又加上一句:“论文颇见功力,望保持此学术热情。”

签上名字和日期后,他合上文件夹,仿佛合上了一本可能永远改变他生活的书。

月光如水,夜凉似秋。陈平站在窗前,望着校园里成双成对的学生们,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