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星汉灿烂-陈少商断情绝爱后每天都在打脸17(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琅琊王氏女激动难言!愿以所学,报效家国!】

【颍川荀氏女:谁说女子不如男?陛下给了我们机会,定不负所望!】

【终于……终于不用一生都困在那四方院子里,等着被安排嫁人了!】

百姓不懂什么男女平等,只是想到自家孩子可以上学,那可是他们几辈子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真的吗?我家囡囡也能上学了?不要钱?老天开眼啊!】

【闺女也能读书识字了?说不定以后能当个女先生,不用像她娘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了……】

【陛下仁慈!尊神慈悲!】

【虽然……不太明白,但能让娃多学点本事总是好的。】

守旧的弹幕虽刺眼,却很快被汹涌的支持与感激之声淹没。

皇帝看着光幕上那些激动万分的女子留言和百姓朴实的感谢,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了。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但改变的风帆,已然在女神振聋发聩的警示和他破釜沉舟的决断中,高高扬起!

程少商的悲剧,终于撕开了那层厚重的幕布,让一道名为“希望”与“可能”的光,照进了无数被禁锢的人生里。

嬑笙的身影,在光幕中渐渐变得透明,她看着这初生的波澜,看着那些被点亮的眼眸,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欣慰的弧度。

天道化身莲房站在她身边,望着下方喧嚣而充满生机的人间,眼中的忧虑终于被一种新的、名为“期待”的光芒所取代。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自那日嬑笙显圣、光幕惊世,文帝痛定思痛,力排众议,颁布那石破天惊的“兴学令”与“重才诏”,至今已悠悠数十载。

这数十年,王朝气象,焕然一新,竟真如她所指引的方向,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

文帝推行新政,朝廷专设“农政司”、“格物院”,大力推广农桑之学,不拘男女,广纳贤才。

太子也逐渐认识到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竟然自请废太子,带着农家女出身的太子妃进入农政司,有前太子领头,又有皇帝支持,新式曲辕犁、省力高效的耧车、精巧的灌溉水车……一件件凝聚着智慧的新农具被源源不断地发明、改良、推广至田间地头。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些眼光独到的农学家,他们有男有女,深入民间,遍访山川,竟真的寻获并成功培育出数种耐旱、抗虫、产量远超旧种的神奇谷物!

不过短短一二十年光景,世人的终极梦想——“家家有余粮,岁岁无饥馑”终是照进现实。

“格物院”在军工器械领域也是大放异彩。不过短短数年,威力更强、射程更远、更易操作的连弩与投石机被发明出来。而冶炼技术的革新,让甲胄更坚韧,刀锋更锐利;这些划时代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王朝的军事实力。

到了文帝之子三皇子登基为帝时,凭借着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王朝的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王朝的疆域竟真如嬑笙预言紫宸星君所能带来的那般,拓展了足足三倍有余!

“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盛景,在这一代成为了现实。

而最为深刻、也最令当年目睹光幕之人感慨万千的变化,莫过于女性地位的翻天覆地和社会活力的空前迸发。

文帝“兴学令”的种子,经过数十年浇灌,已然长成参天大树。

各地官学、乃至一些声名鹊起的私立书院中,随处可见身着学子袍服、与男子同堂共学、侃侃而谈的女学生。

她们的身影不再局限于闺阁绣楼,而是活跃在更广阔的天地:有才学卓着者,或着书立说,开一代学风;或登堂入室,成为书院中备受尊敬的女先生,传道授业解惑。朝廷选拔人才的通道,也因新政而向女性敞开。

从地方衙门的文吏、账房,到中央各部的郎中、主事,乃至御前参与机要的女官,一道道干练、聪慧的倩影出现在曾经清一色由男性把持的朝堂与官署之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致严谨的作风,为政务带来清新之风。

她们的影响远不止于庙堂:精于算学的女子在商贾间运筹帷幄,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通晓医理的女医者悬壶济世,开设医馆,惠及妇孺;心灵手巧的女工匠改良织机,带动了纺织业的革新与繁荣;甚至在那象征力量与开拓的工坊、矿场、远航的商船上,也渐渐有了女子参与管理或技术指导的身影……

女性智慧的解放和才华的施展,如同给各行各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创造力,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百花齐放的盎然生机。

曾经因紫宸星君程少商夭折而笼罩在王朝上空的阴霾,早已被这数十年励精图治、锐意革新所带来的盛世荣光所驱散。

天道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看到这个世界一往无前的通往真正繁荣与强大的道路才放心下来。

这个世界的发展虽然与原剧情大相径庭,女主程少商早早去世,却活成这世人心中的明灯,男主凌不疑也不用背负血海深仇,而是终身都在为国开疆拓土。

每个人都向着嬑笙指引的方向,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