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吕雉和始皇帝的强强联合1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最新章节。

嬴政病体初愈,便雷厉风行地践行了他的诺言。

一场规模空前的封禅大典于泰山之巅举行,告祭天地。并非仅仅为了宣扬皇帝的功绩,更有一项石破天惊的内容——册封皇后吕氏为“圣皇后”,昭告天下,其“聪慧敏达,功在社稷,德配天地”,正式赋予其与皇帝“共治天下”之权。

诏书以新近试验成功的纸张与活字印刷术,誊印千份,发往帝国每一个郡县,张贴于城门市集。墨迹犹新的纸张上,“圣皇后”三个字与“皇帝”并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所有读到它的人的眼球与认知。

消息如巨石投入深潭,在朝野内外掀起滔天巨浪。咸阳宫中,那些残留的、曾被吕雉手段震慑的旧势力,此刻更是噤若寒蝉,将最后一丝不甘深深埋藏。圣皇后?共治天下?这意味着从此之后,那道珠帘之后的身影,已不再是辅佐,而是真正的、与帝王平起平坐的统治者!

吕雉身着繁复庄重的玄色祎衣,头戴特制的、仅次于皇帝冕旒的凤冠,与嬴政并肩接受百官与万民的朝拜。山风猎猎,吹动她宽大的衣袖,也吹动她心中那澎湃的激流。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重生归来只知复仇和争夺男人的吕雉,她是真正站在权力之巅,与她的帝王共享这万里江山的圣皇后。

大典之后,帝国的运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嬴政似乎因这场大病和之后的册封,将更多具体政务放手交给吕雉处理,自己则更专注于战略决策和军队掌控。一种无形的、却又牢不可破的默契在两人之间形成。

吕雉搬入了毗邻嬴政书房的一处宫殿,名为“昭阳殿”,此处迅速成为了帝国实际上的政务决策中心之一。每日,各部重臣皆需先至昭阳殿请示汇报,再由吕雉梳理整合后,与嬴政共同议决。

她首先着手梳理因大工频仍而略显紧张的财政。她提出“量入为出,分段实施”的原则,将运河等巨型工程的进度稍作放缓,允许民夫轮换休整,同时加大鼓励农耕和纺织的力度,减免部分地区的赋税,以涵养民力。

对于“义务教育”的推行,她采取了更为务实的策略。暂不强求所有适龄孩童入学,而是先在各大郡县设立“官学”,招收少量聪慧的平民子弟与低级官吏子弟,教授秦律、算数、文字以及一些基础的农工知识,将其作为未来吏员的储备。同时,鼓励乡绅富户捐资设立“私学”,朝廷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知识普及的闸门,正以一种更符合当下国情的方式,缓缓开启。

这一日,吕雉正在昭阳殿与治粟内史及少府官员商议如何优化各地的粮仓储备与调配方案,以应对可能的水旱灾害。忽有侍女悄步上前,低声禀报:“娘娘,御膳房高总管求见,说是有……‘故乡’新得之物,欲献与娘娘。”

吕雉眸光微动,略一沉吟,对几位官员道:“今日便议到此,诸位且按方才所议去办。”

“臣等告退。”官员们恭敬行礼退下。

片刻后,高要低着头,小心翼翼端着一个盖着白布的托盘走了进来,跪倒在地:“小人高要,叩见圣皇后娘娘。”

“平身。”吕雉语气平和,“高总管有何事?”

高要站起身,依旧不敢抬头,双手将托盘举过头顶:“回娘娘,小人近日试着用……用咱们‘老家’的一些法子,弄出了点新东西,特来献给娘娘品尝。”

吕雉示意身旁侍女接过托盘,揭开白布。只见里面是几个白胖饱满、热气腾腾的……馒头?还有一小碟看似酱油的浓稠液体。

“此乃何物?”吕雉心中已有猜测,却故作不知。

“娘娘,这叫‘馒头’,是用麦粉发酵后蒸制,松软可口,易于消化。这黑汁是‘酱油’,是用豆子酿制,调味极佳。”高要连忙解释,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小人想着,陛下与娘娘日理万机,时常错过饭点,有此物可随时蒸热食用,比那些冷硬的干粮强得多。若是军中……”

吕雉拿起一个馒头,入手松软,掰开内里气孔均匀,带着淡淡的麦香。她尝了一小口,口感确实远胜当下的饼饵。又蘸了点酱油,咸鲜味立刻充盈口腔。

她放下馒头,看着紧张不安的高要,缓缓道:“高要,你倒是有心。此二物,于军旅民生,确有大用。制法可曾记下?”

“记下了!记下了!”高要连连点头,“小人都详细写下来了!”

“很好。”吕雉颔首,“将制法献于少府,令其推广。此事你立功不小,本宫自有赏赐。日后若再有此等利于国计民生之‘奇思’,可直接报来。”

高要大喜过望,他想要的不是什么高官厚禄,就是这种安稳和认可,以及能发挥自己“一技之长”的机会。“谢娘娘!谢娘娘!小人一定尽心尽力!”

“退下吧。”

高要千恩万谢地退了出去。

吕雉看着那盘馒头和酱油,若有所思。高要此人,虽无大才,但这点“后世”的饮食记忆,用好了,亦能造福不少人。让他安稳地待在御膳房,或许真是最好的安排。

她正想着,嬴政的声音从殿外传来:“雉儿,何事如此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