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海兰重生了14(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最新章节。

乾隆元年的紫禁城,看似花团锦簇,内里却暗潮汹涌。新帝登基,潜邸旧人各得封赏,唯有那后位之侧的凤座,引无数窥探。

这一日,风声骤紧。太后钮祜禄氏于慈宁宫召见潜邸侧福晋乌拉那拉·青樱,殿门紧闭良久。宫人远远只闻太后言辞冷厉,提及先帝继后,提及乌拉那拉氏一族荣辱,字字句句,如冰锥刺骨。最终,殿内传出消息:太后懿旨,念及先帝继后乃罪妇,其侄女青樱之名,亦带不祥,责令改名,以安宫闱。

消息如野火燎原。六宫皆知,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改名,而是太后对乌拉那拉氏残余势力的清算与威慑。青樱回到延禧宫,面色惨白如纸,闭门不出。

当夜,更惊人的消息炸响深宫——先帝继后,乌拉那拉·宜修,于冷宫服毒自尽!死前留下血书,自言罪孽深重,愿以己之死,换侄女青樱一条生路,望太后、皇帝念其悔过,勿再迁怒。

血书送至御前,乾隆震惊,太后默然。

翌日,延禧宫门开启。青樱一身缟素,面无血色,却步履平稳地前往慈宁宫。她跪在太后面前,双手捧上一张素笺,声音嘶哑却清晰:“臣妾叩谢太后娘娘教诲。‘青樱’之名,确为臣妾带来诸多困扰与不详。今恳请太后娘娘赐名‘如懿’,寓意‘美好安静’。臣妾愿洗心革面,谨遵娘娘懿旨,安分度日,再不忆前尘。”

太后看着她低垂的头顶和那纸上墨迹未干的“如懿”二字,良久,缓缓颔首:“既如此,便依你所请。望你牢记今日之言。”

乌拉那拉·青樱,从此成了乌拉那拉·如懿。

这场以一条性命为代价的更名风波,让后宫所有人噤若寒蝉。慧贵妃高曦月再不敢轻易嚼舌,纯妃苏绿筠念佛的次数更多了,婉答应陈婉茵几乎足不出户。

永和宫依旧安静。海兰听闻这一切时,正拿着拨浪鼓逗弄榻上挥舞着小手的永琪。她动作未停,眼中无波无澜。

“额娘的小永琪,”她低声呢喃,指尖拂过婴儿温热的脸颊,“你看,这宫里,名字、身份、甚至性命,都可以是筹码……额娘绝不会让你沦为任何人的筹码。”

她对如懿的选择毫无意外。断尾求生,向来是那位“姐姐”的拿手好戏。只是这一次,代价是一条至亲的性命。海兰心底最后一丝残存的、关于“青樱姐姐”的模糊影像,也随着景仁宫那位乌拉那拉氏的逝去,彻底烟消云散。

她去长春宫请安时,态度愈发恭谨,对皇后富察氏近乎卑微。富察氏因永琏病情反复,心力交瘁,见海兰如此识趣,且永琪健康可爱,心中那点芥蒂也淡了些许。

而对延禧宫的新晋娴妃如懿,海兰则彻底贯彻了“礼不可废”的原则。路上遇见,必率先避让,行礼问安一丝不苟,言语间全是“娴妃娘娘”尊称,从不提及过往半分。如懿几次想与她单独说话,皆被海兰以“五阿哥需照料”、“不敢打扰娘娘清修”等理由不着痕迹地避开。

如懿看着她那双平静得近乎冷漠的眼睛,终于明白,王府绣房中那段相依的岁月,早已被宫墙重重隔断,再也回不去了。

海兰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些女人间的勾心斗角上。她通过王廉,不动声色地打听着四执库的动静。魏嬿婉,那个前世给她和如懿带来无数麻烦的女人,此刻还在那里做着最卑贱的苦役,与侍卫凌云彻那点微末的情愫,是她黑暗中唯一的光。

时机差不多了。

一日乾隆来看永琪,见孩儿活泼可爱,龙心甚悦。海兰在一旁静静守着,待他高兴时,方才似无意间轻声开口:“皇上,奴才近日总听闻四执库那边有些许怨言,似是管事嬷嬷过于严苛,底下人苦不堪言。到底都是伺候主子的,若逼得太紧,生出事端反倒不美……”

乾隆正逗弄儿子,随口道:“既如此,让内务府敲打一下便是。这等小事也值当你操心?”

海兰垂眸:“奴才不敢。只是想着,皇上仁德宽厚,泽被苍生,便是这些微末宫女太监,亦感念天恩。若能稍稍宽松一二,许她们些盼头,或许……更能用心当差。”

乾隆闻言,看了她一眼,觉得她心思纯善,便对王钦道:“听见了?去查查,若果真如此,该敲打的敲打,该安抚的安抚。另则,宫里到了年岁的宫女,若差事无误,恩放出宫的章程也该紧着些办,不必一味拘着。”

王钦连忙应下。

旨意下去,内务府自然雷厉风行。一番整顿,四执库风气稍清。不久,便有一批到了年岁的宫女被恩准放归民间。海兰让王廉设法,将魏嬿婉与凌云彻的名字,悄无声息地塞进了那份名单里。

她并未再见他们一面,也未留下只言片语。前世恩怨,至此两清。出宫后是喜是悲,是相守是分离,皆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与她海兰再无干系。

做完这一切,海兰觉得心头某处枷锁悄然松脱。她站在永和宫的庭院里,看着四方高墙围出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系统空间内,那尊炼丹炉幽蓝火焰稳定燃烧,旁边悬浮着数枚新炼成的、功效各异的丹药。两个小太监傀儡已被她用意念能量滋养得稍具灵性,能完成更复杂的指令。哑姑依旧呆滞,却是最忠心的屏障。

永琪在乳母怀里咯咯笑着,健康又壮实。

乾隆的宠爱虽虚浮,却仍是眼下最有力的庇护。

皇后、慧贵妃、娴妃……各方势力相互牵制。

时机正在成熟。

她转身走回内殿,身影没入宫殿深沉的阴影里。

紫禁城的岁月在琉璃瓦上流淌,无声却湍急。乾隆二年,皇帝根基渐稳,前朝后宫皆看似波澜不惊,唯有细处暗礁密布。

大阿哥永璜已渐长成少年,养在撷芳殿,由嬷嬷太监们看顾,生母早逝,性子沉默寡言,在宫中如同隐形。二阿哥永琏依旧是皇后富察氏心头肉,汤药不断,虽勉强保住性命,却如风中残烛,太医私下摇头,言其恐难成年。三阿哥永璋乃纯妃苏绿筠所出,健康却资质平庸,不甚得帝心。四阿哥永珹……生母早被遗忘,自身亦孱弱多病,无人瞩目。

唯有永和宫的五阿哥永琪,一日日茁壮成长,虎头虎脑,眉眼间竟有几分似乾隆幼时,加之其母海贵人虽沉默寡言,却将孩子教养得极好,规矩懂事,愈发引得乾隆疼爱,时常抱在膝头,亲自考问些简单字句,永琪竟也能咿呀应答,令龙心大悦。

这份圣宠,自然是永琪的护身符,却也成了扎在某些人眼中的刺。

海兰对此心知肚明。她将永和宫守得铁桶一般,所有入口的饮食衣物皆经哑姑或那两个稍灵活的小太监傀儡仔细查验。她自身则更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晨昏定省,几乎从不踏出宫门半步。对皇后,她恭敬至极;对慧贵妃的冷嘲热讽,她充耳不闻;对纯妃偶尔的示好,她客气疏远;对改名后的娴妃如懿,她更是恪守礼制,视若陌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