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张太后觉醒记6(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最新章节。

宫宴上的风波看似平息,却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张氏心底漾开层层警惕的涟漪。汉王朱高煦的敌意毫不掩饰,而御座上那位帝王的心思,更是深不见底。太子身体的“好转”,在有些人眼里是福,在另一些人眼里,或许就成了需要被重新衡量的“变数”。

张氏深知,仅仅让太子身体变好还不够,必须让这“好”处在一种无可指摘、甚至有利于朝局稳定的光明正大之下。同时,她必须为大明,也为自己的小家,培养一个更稳固的基石——一个健康、英明、能扛起未来的继承人。

她的目光,愈发专注地投注在儿子朱瞻基身上。

校场上的朱瞻基,拳脚生风,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张氏站在廊下看着,眼前适时飘过字迹:

【基仔这核心力量不错!不过要注意呼吸节奏,别憋气啊!】

【少年人新陈代谢快,练完要及时补充蛋白质!御厨做的那个肉糜蛋羹就很好!】

【长期运动要注意骨骼健康,多晒晒太阳,喝点骨头汤!】

【还有还有,看书姿势要注意!预防近视!古代可没眼镜!】

张氏将这些零零碎碎的提醒一一记在心里。她不再仅仅满足于让儿子强身健体,开始更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综合能力。

“瞻基,”待儿子练完功,张氏拿着温热的布巾上前,一边替他擦汗,一边柔声道,“光有武勇,不过是一夫之敌。为君者,需文韬武略,明察秋毫。今日起,你下午读书时,娘亲让人在你书案前燃一支定神香,你要学着在香气袅袅间,凝神静气,将圣贤之言读进心里,更要读出字里行间的深意。”

朱瞻基似懂非懂,但出于对母亲的信任,乖乖点头。

张氏又吩咐小厨房,每日给太孙准备的点心,除了传统的糕饼,更多了牛乳、坚果和各类应季水果制成的羹汤,并严格要求他读书时坐姿端正,每隔半个时辰必须起身远眺片刻。

【婆婆这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圣孙啊!】

【细节控婆婆爱了爱了,从小保护视力!】

【营养均衡太重要了,基仔正在抽条,钙质维生素都得跟上!】

除了身体的养护,张氏也开始让朱瞻基接触一些简单的政务。她会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报(通常是关于各地物产、民俗的)说给儿子听,然后问他:“若你是地方官,当如何引导百姓利用这些物产?若听闻此民俗,你觉得是应禁绝,还是可加以引导?”

朱瞻基起初答得稚嫩,张氏从不斥责,只是引导他从不同角度思考,潜移默化地灌输仁政、民本的理念。

【政治启蒙从小抓起!婆婆真有远见!】

【这不比死读四书五经强?实践出真知!】

【基仔脑子转得快,好好培养绝对是明君苗子!】

这一日,朱棣心血来潮,召太子父子至武英殿叙话。主要是考较朱瞻基的学问进展。

朱瞻基从容应对,对经史子集皆有涉猎,虽见解尚显稚嫩,但引经据典间,思路清晰,偶尔还能提出一两个让朱棣略感讶异的角度。更让朱棣注意的是,这个孙儿不仅学识见长,身形挺拔,目光湛然,言谈举止间竟已隐隐有了一股沉稳的气度,全然不似寻常孩童。

考较完毕,朱棣心情颇佳,留下太子父子用膳。席间,朱高炽习惯性地要将一块肥嫩的炙肉夹给儿子,却见朱瞻基微微侧身避过,恭敬道:“谢父亲,只是母亲嘱咐,用膳需荤素得宜,不可偏食,儿臣先用些青菜。”

朱高炽一愣,随即失笑,自己这儿子,倒是把他母亲的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朱棣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问:“太孙近日饮食,皆是太子妃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