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商贾之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最新章节。

李默回到府中时,天已经全黑了。

朱漆大门外挂着两盏羊角灯笼,昏黄的光透过细密的竹篾纹,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

刚走到门廊下,就见苏氏披着件月白夹袄站在那里,手里攥着块素色帕子,见他进来,眼睛瞬间亮了亮,像落了星子。

“老爷回来了。”

她迎上来,接过他搭在臂弯的外袍,指尖触到布料上的凉意,眉尖微微蹙起。

“大理寺的牢果然阴冷,手都冰透了。”

李默看着她把外袍递给旁边的丫鬟,转身时鬓边的珍珠耳坠轻轻晃了晃,映着灯笼的光,温润得像块暖玉。

“让你等久了。”

他声音里带着些微疲惫,却比在大理寺时柔和了许多。

“没多久。”

苏氏引着他往里走,廊下的风灯一路亮到正厅。

“厨房温着汤,是用今年新采的笋尖炖的鸡汤,你尝尝。”

正厅里摆着张梨花木圆桌,四碟小菜整齐地码在桌上,汤煲的盖子缝里冒出丝丝热气。

李默坐下时,苏氏已经给他盛好了一碗汤,青瓷碗沿沾着点油星,看着家常又妥帖。

“今日牢里没出什么事吧?”

她给李默夹了块鸡脯肉,筷子停在半空又想起什么。

“若是不方便说,便不说也罢。”

李默喝了口汤,笋尖的清甜混着鸡汤的醇厚滑入喉咙,连日来积压的浊气仿佛都散了些。

“没什么不能说的。”

他放下汤碗,拿起筷子。

“金荣的女儿在牢里闹了阵,说我们言而无信。”

苏氏哦了一声,没再多问,只安静地给他添着茶水。

烛火在她眼睫上投下浅浅的阴影,侧脸的轮廓柔和得像幅水墨画。

李默忽然想起刚成婚时,同僚们私下里打趣他,说商户人家的女儿登不得大雅之堂,可三年下来,苏氏把李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连最难缠的族中老夫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晚膳后李默去了书房,刚翻开金荣的卷宗,就听见门帘被轻轻掀起的声音。

苏氏端着盘切好的蜜瓜走进来,盘子里摆着把小巧的银叉,叉齿上还刻着缠枝纹。

“夜里看书伤神,吃些甜的。”

她把盘子放在桌角,目光掠过摊开的卷宗,上面“金荣”两个字用朱笔圈着,格外扎眼。

李默放下笔,拿起块蜜瓜,甜汁顺着指尖往下淌。

“夫人怎么还没歇着?”

“想着你许是要忙到深夜。”

苏氏走到他身后,轻轻替他捏着肩膀,指腹带着常年打理账目留下的薄茧,力道却刚刚好。

“我虽不精通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可苏家世代为商,论起洞察风向,或许能说上两句。”

李默微微一怔,反手握住她的手腕。

她的手比白天更凉些,许是夜里起了风。

“夫人有话要说?”

苏氏绕到他面前,拿起那把银叉,却没去叉蜜瓜,只轻轻拨弄着盘子里的果核。

“今日去铺子对账,见西街的绸缎庄突然关了门。那家掌柜前几日还说要扩店,转头就卷着银子跑了。后来才知道,他是掺和了盐引的生意,听说后台倒了,怕被牵连才跑的。”

李默看着她,没说话。

他知道苏氏从不说废话,她提起绸缎庄,定是有所指。

“做买卖的都懂。”

苏氏抬眸看他,眼神清明得像秋水。

“行情好的时候,人人都想往前凑,可越是看着要赚大钱的生意,越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本钱。若是本钱不够,又看不清背后的水有多深,贸然扎进去,万一风向变了,就是血本无归的下场。”

她放下银叉,指尖轻轻点在卷宗上“金荣”的名字上。

“金家就像那盐引生意,看着风光,背后牵扯的势力盘根错节。您如今查他的案子,就像在拆一座年久失修的楼,拆得不好,说不定就被埋在里面了。”

李默端起茶杯,茶已经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