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你这可算是问对人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最新章节。
李默将从王二赖身上搜刮来的十几块钱和一沓皱巴巴的票证塞给李雪,弟妹们顿时爆发出小小的欢呼。
又把一包拆开没抽几根的红梅烟递给正在宅基地边上监工的老陈头。
老陈头斜眼瞥了瞥,嘴里骂骂咧咧:“败家玩意儿,好好的钱买这玩意儿干啥。”
手上的动作却很诚实,一把将烟揣进怀里,还小心地拍了拍,生怕压坏了。
这笔意外之财只是杯水车薪,真正能让一家人挺直腰杆的,是那个被他用油纸和布料层层包裹,藏在旧屋房梁最深处空心砖里的宝贝!
次日,李默照旧跟家里人说去镇上卖些前些天在大青山里弄到的草药,叮嘱好弟妹看好家,便上了去镇上的路。
镇子上的集市一如既往地热闹,卖杂货的吆喝声、铁匠铺的敲打声、孩子们的追逐打闹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李默没有急着去药铺,他背着个半满的背篓,像个真正的山里娃一样,在集市上慢悠悠地闲逛。
在一个卖糖人的摊子前停下,假装饶有兴致地看师傅吹糖人,眼角的余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过身后的人群。
然后又走到一个卖农具的摊位,弯腰拿起一把锄头,掂了掂分量,和老板东拉西扯地问价,利用这个机会观察着街角巷尾。
实在是没办法,王二癞的经历,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一圈下来,确认没人跟踪,这才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绕了两个弯,熟门熟路地来到了那家“济世堂”药铺的后门。
没有走正门,后门是专门给那些采药的山民和熟客留的。
“刘大夫,忙着呢?”李默一脚踏进门,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
柜台后,须发皆白的刘老中医正戴着老花镜,噼里啪啦地拨着算盘,闻声抬起头,看到是李默,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哟嚯....陌生面孔,是熟人引荐,还是说从山里掏了什么好东西出来?”
“没啥,就几株不值钱的玩意儿,给你老掌掌眼。”李默说着,从背篓里掏出几株用草绳捆好的黄精和天麻,都是些年份普通的货色,胜在品相不错。
接下来的场面,就和集市上任何一桩买卖没什么两样。
李默把一个精明但眼界不高的山里娃演得活灵活现,为了几分钱的差价,和刘老中医磨了半天嘴皮子,争得面红耳赤,仿佛那几分钱是他全部的家当。
刘老中医也不恼,笑呵呵地陪他演着,手里的算盘打得飞快,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这小子,绝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眼看交易快要结束,钱货两清,李默把那几块钱和几张粮票仔细地塞进内兜,像是完成了什么大事一样,长出了一口气。
他状似无意地挠了挠头,用一种带着几分向往和好奇的口气问道:“刘大夫,我听村里老人说,咱们那大青山最里头的青龙崖,邪乎得很,但也容易长出宝贝。你说,要是真能采到一株三十年以上的老山参,得值多少钱啊?”
“啪嗒。”刘老中医拨动算盘珠子的手停住了。他缓缓抬起眼皮,镜片后的那双眼睛里,一道精光闪过,像鹰一样锐利,深深地看了李蒙一眼。
他没有直接回答价钱,反而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前倾,反问了一句,“小伙子,这事儿,你听谁说的?”
来了!这钩子,算是抛对了地方了。
李默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憨厚中带着点小聪明的模样,嘿嘿笑了两声。
“就是瞎听说的,谁没听过几个山里的传闻啊!咱们这些靠山吃饭的人,不就图个念想,万一哪天真走了狗屎运呢?”
刘老中医没有立刻说话,他摘下老花镜,用衣角慢慢擦拭着,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