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煮熟的鸭子也能飞(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最新章节。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清河县城的大街小巷,都透着一股久违的鲜活劲儿。

小商品市场的红火,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这座沉寂已久的小县城。

然而,县长姚和韵的办公室里,却是一片倒春寒。

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像一座小小的坟。

办公桌上的文件乱七八糟地摊着,姚和韵那张本就富态的脸,此刻更是拧成了一团,眼袋浮肿,眼圈发黑,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焦躁的气息。

“便民运输服务点”的计划,已经推行了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七天,一百六十八个小时。

结果呢?

姚和韵拿起双石乡和白马乡递上来的报告,那几张薄薄的纸,在他手里重如千钧。

两个试点乡,三十几台拖拉机,上百辆马车牛车,结果登记在册的,是零。

一个都没有。

交通局长老张的担忧一语成谶。

“嘭!”姚和韵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一帮混蛋!”

问题出在哪儿,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下面的人报上来的情况千奇百怪,但归根结底就两条。

一是老百姓不信。

双石乡的一个村支书在电话里愁眉苦脸地跟他汇报:“姚县长,俺们嘴皮子都磨破了。

可老乡们就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

他们说,政府啥时候这么好心过?

不要钱,不派指标,还让你自个儿定价挣钱?

这肯定是想骗咱们把拖拉机交上去,登记完了,回头就找个由头给归公了!”

这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不信任,源于过去那些年的惨痛经历。

对他们来说,家里那台磕磕碰碰的拖拉机,是除了土地之外最值钱的家当,是命根子。

让他们拿出来登记,跟让他们把婆娘的名字写在别人的户口本上没区别,心里发慌。

与其冒着车被收走的风险,还不如让它在院子里生锈。

而第二个问题,则更让姚和韵怒火中烧。

有老鼠屎!

白马乡还好,乡长是个实诚人,天天带着干部往村里跑,虽然没效果,但态度是端正的。

可双石乡那边,简直烂到了根子里。

乡里的一个副乡长,叫孙德旺,负责具体落实这件事。

这家伙阳奉阴违,人前开会喊口号,人后就把这事当成耳旁风。

不仅如此,有那么一两个胆子大、脑子活络的村民,跑去乡里打听具体政策,这孙德旺竟然敢伸出手来,暗示要收手续费、登记费,还美其名曰“管理成本”。

“一个人要五十块!一头牛要三十!拖拉机更是要一百块的‘保证金’!”姚和韵看着手里的匿名举报信,气得浑身发抖,“他怎么不去抢!

这是要把老百姓最后一点念想都给掐死!要把我姚和韵的脸,丢到粪坑里去!”

李默的计划,环环相扣,精妙绝伦。

他仿佛一个绝顶的棋手,落子无悔,算无遗策。

可他算到了人性,算到了市场,却没法算出每一个执行者的良心。

姚和韵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空有绝世菜谱的大厨,结果手底下的人,不是把盐当成糖,就是偷工减料。

最后端上来的,是一盘狗都不吃的玩意儿。

他焦躁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地板被他踩得吱吱作响。

怎么办?强制命令?那只会加剧老百姓的恐慌和抵触。

派工作组下去?一来一回,黄花菜都凉了。

他甚至产生了一个荒唐的念头:要不,再去找李默问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