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选择相信的陈克清!(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最新章节。
省委三号会议室,气氛庄严肃穆。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省里计委、体改委、建设厅等核心部门的头头脑脑。每个人的表情都像会议室里的红木家具一样,沉稳而内敛,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陈克清坐在长桌的一侧,腰杆挺得笔直,面前的茶杯冒着热气,他却一口未动。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坐在他对面,正慢条斯理地翻着文件的计委副主任刘建功身上。
刘建功感受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冲他“善意”地点了点头,眼镜片后的眼神,却像淬了冰。
会议开始了。
没有过多的寒暄,主持人简单开场后,便直奔主题。
“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讨论一个近期在基层改革中出现的新现象。有些地方,为了加快发展,采取了一些.....比较超前的手段。这些手段,在短期内可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甚至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集思广益,统一思想,为下一步的改革,把好方向,定好调子。”
话音刚落,刘建功就清了清嗓子,扶了扶眼镜,将面前的一份文件推到桌子中央。
“我先来抛砖引玉吧。”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们计委最近接到一些反映,说有个别县,在项目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寅吃卯粮’现象。项目规划脱离实际,资金预算严重不足,最后,竟然想出了‘预售’这种闻所未闻的办法,来向老百姓集资。”
“同志们,什么叫预售?就是把一张画在纸上的大饼,卖给老百姓!这是在透支政府的公信力,是在拿人民群众的血汗钱做一场豪赌!赢了,是侥幸;输了呢?谁来承担这个后果?到时候成百上千的老百姓血本无归,引发了社会动荡,这个责任,谁来负?”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环视全场。
“我听说,这个县搞了一期不算,还要搞二期!这不是在搞建设,这是在吹泡沫!是在人为地制造一种虚假的繁荣!这种行为,不是改革,是投机!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在萌芽阶段才会出现的‘圈地运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土地是公有的,人民的财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绝不能允许这种危险的资本主义幼苗,在我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义正辞严。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刘建功的这番话,精准地击中了在场大部分老干部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弦——对“资本主义”的警惕和恐惧。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或同情,或责备,或幸灾乐祸,全都聚焦到了陈克清的身上。谁都知道,刘建功口中的“个别县”,指的就是他治下的清河县。
体改委的一位副主任皱着眉头发言:“建功同志说的有道理。改革是要大胆,但不能乱来。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胯。我们还是要强调,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这个‘计划指导’是前提,是根本。”
建设厅的领导也附和道:“我也认为,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基本法。图纸都还没完善,就敢收钱,这在程序上是严重违规的。万一将来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规划变更,老百姓的钱打了水漂,我们政府的脸往哪儿搁?”
反对和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
陈克清就像是坐在了被告席上,被一群人轮番审判。
他始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的手指,在桌子底下,轻轻地摩挲着。他在思考。
他知道,此刻他如果强行为姚和韵和李默辩护,只会火上浇油。刘建功他们要的不是真相,他们要的是一个“态度”,一个将这种“出格”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的政治态度。
他不能给。
但他也不能任由他们给清河县,给那场刚刚燃起希望的改革,判下死刑。
等会议室里的声音渐渐平息,所有人都等着他表态的时候,陈克清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各位同志的担忧,我听到了,也理解。大家都是为了我们事业的大局着想,出发点是好的。”
他先是肯定了所有人,缓和了对立的气氛。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讨论问题,不能光听汇报,不能只靠想象。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墙边挂着的大幅地图前,目光准确地落在了清河县那个小小的圆点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