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砺刀锋,夜不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最新章节。
门关的日头,毒得能把人晒脱一层皮。风卷着沙粒,抽打在正在加固城防的士卒脸上,生疼。没人抱怨,只有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号子声,还有军官粗哑的呵斥混杂在一起。
楚骁没戴头盔,汗湿的黑发黏在额角,武服的前襟浸透深色。他直接蹲在一段豁口旁,看着民夫和士卒一起夯土垒石。
“这里,再加三层砖!对,就这儿!”他指着墙根一处不起眼的凹陷,“狄人的撞车,最喜欢怼这种地方。”
负责这段工事的队正连忙点头,吆喝着让人加料。
王校尉快步走来,脸上带着疲惫,却也有一丝振奋:“将军,流民又到了三批,差不多四百人。青壮占一半,已经按您的吩咐,打散编入辅兵营了。里面有十几个老匠户,看着手艺不错,已经让他们去军械所了。”
楚骁抓起一把土,捻了捻,又扔掉:“粮食呢?”
“搜刮……呃,清点出来的狄人存粮,加上咱们自己的,省着点吃,还能撑一个月。就是肉干快见底了。”王校尉压低声音,“新来的流民里,有几个饿得狠的,偷藏了口粮,按律……”
楚骁眼皮都没抬:“偷了多少?”
“半块饼。”
“砍了。”楚骁声音平淡。
王校尉喉结动了一下:“将军,是不是……”
“老王,”楚骁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目光扫过城外那些面黄肌瘦、眼带惶恐的新来流民,又看向关内操练的、守城的、同样面带菜色的士卒,“这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养闲人,更没有多余的仁慈给破坏规矩的人。半块饼今天能偷,明天就敢偷一袋米,后天就敢在狄人打来时开了城门。咱们现在是在刀尖上跳舞,心软一下,死的就是所有人。”
他看向王校尉,眼神冷硬:“规矩立下了,就要见血。才能让后来的人记住。去办。”
王校尉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是!”
楚骁不再多言,转身走向另一段城墙。他知道自己冷酷,但他必须冷酷。这五十座刚淌着血夺回来的城池,脆弱得像初生的羔羊,四周却环伺着饿狼。一丝一毫的软弱和混乱,都会导致瞬间的崩溃。
军械所设在原狄人的一个皮帐工坊里,热浪灼人,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楚骁走进来时,一个头发花白、胳膊却异常粗壮的老匠户,正对着一个年轻工匠破口大骂,唾沫星子横飞:“淬火!跟你说了多少次!要眼看枪尖颜色!泛青!泛青就下水!你他妈等它烧红了再扔?那是淬铁还是打锄头?这料子多金贵!败家玩意儿!”
那年轻工匠被骂得狗血淋头,不敢还嘴。
楚骁走过去,拿起那支刚淬火失败、枪尖有些变形的长枪看了看:“废了?”
老匠户这才注意到楚骁,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主将会跑到这烟熏火燎的地方来,忙要行礼。
楚骁摆摆手:“忙你的。我就问问,这料子,还能救回来打点别的吗?比如箭头?”
老匠户打量了一下楚骁,见他没摆架子,胆子也大了些,接过那枪尖看了看,嘟囔道:“回将军,能是能,就是费工。重新熔了,打箭头能打十来个。就是可惜了这长料……”
“不可惜。”楚骁道,“十来个好箭头,说不定就能换一条狄狗酋长的命。比废在这里强。”他环视着忙碌的工匠和堆积的材料,“现在最缺什么?”
“缺好铁!缺炭!”老匠户立刻倒起苦水,“狄人留下的都是些破烂,打打马镫还行,真要造好枪好甲,得用百炼钢!还有这炭,火候不稳,忒误事!”
楚骁点头:“铁,我想办法。炭,关外往北三十里,有片黑松林,看着像是有炭窑的老料。我派人去伐,你去挑懂行的监工,尽快把炭火供上。”
老匠户眼睛一亮:“北三十里?那地界可有狄人游骑。”
“所以得快。”楚骁看着他,“给你两队兵,五十个手脚麻利的辅兵。五天,我要看到第一批炭。能不能办到?”
老匠户一挺胸膛,那股子匠人的执拗劲上来了:“将军给够人手,老头子拿命担保!”
“你的命留着打铁。”楚骁拍了拍他肩膀,转身走了出去。
刚出军械所,亲兵队长就迎了上来,脸色凝重:“将军,派去南边和东边的哨探,回来了三批。都报说,发现不明身份的游骑,人数不多,但马快刀利,不像普通马贼,更不像狄人。我们的人试图靠近,对方立刻就退,滑溜得很。有一队兄弟追得深了点,折了两个,伤了一个回来。”
楚骁脚步不停:“伤的人呢?说了什么?”
“说是对方下手极黑,配合默契,像是军中好手。用的箭,是三棱破甲锥。”
楚骁眼神瞬间冷了下去:“破甲锥……漠北狼骑的制式箭镞。”他冷笑一声,“赵元庚的狗鼻子倒是灵,这么快就嗅过来了。还想先摸摸底?”
他略一思索,下令:“告诉咱们的哨探,别再追。发现异常,标记位置,立刻回报。另外,从老营里挑二十个最好的骑手,眼神要好,马术要精,箭法要准。不要穿号衣,配双马,带足箭矢和肉干。给我撒出去,不是去侦察,是去狩猎。专门猎杀那些敢靠近咱们地界的‘游骑’。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我要让赵元庚的人,不敢轻易踏进百里之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亲兵队长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领命而去。
楚骁走上关墙,遥望南方。地平线上,黄沙漫天,看不到尽头。
他知道,漠北王的试探,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潼关,关楼。
李卫看着面前风尘仆仆、做行商打扮的中年人,眉头紧锁。此人是他的家将首领李忠,擅长潜行探查,被他秘密派往东线。
“消息确凿?”李卫声音低沉。
“确凿!”李忠语气肯定,“河间总兵王匡,三日前已秘密接见漠北王使者,虽未正式易帜,但其麾下兵马调动异常,已封锁通往京畿的要道。保定都督张伦,态度更为暧昧,其子张焕已被漠北王聘为参军。蓟州刘武,依旧闭城不出,但城外叛军已增至两万,日夜打造攻城器械,恐难久守。”
李卫一拳砸在墙上:“鼠辈!国贼!朝廷养士百年,仗义死节何在?!”
李忠低声道:“将军,东线若全面倒戈,叛军兵锋便可直指京城侧翼,潼关……恐成孤岛。朝廷至今未派督师,粮草补给也已迟了三日未到。军中已有怨言。”
李卫何尝不知。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空有擎天之勇,却困于方寸之地,眼睁睁看着大局崩坏。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京城……谢相可有消息?”
李忠从怀中取出一封蜡封密信,低声道:“谢相不便书信,只让心腹口传一句话:‘西北星火,或可燎原。望将军稳持潼关,静待其时。’”
“西北星火?”李卫一怔,猛地想起之前那点不安的预感,“玉门关?楚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