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诛心之刃、狄骑徘徊与将帅再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最新章节。
赵锐中军大帐内的气氛,因北方突如其来的狄人军情而骤然降温。方才因获得“诛心厚礼”的兴奋,被一层新的疑虑和算计所覆盖。
“阿史那贺鲁…数万铁骑…动向不明?”赵锐手指敲着帅案,目光扫过冯允和孙望,“诸位,怎么看?”
副将孙望率先开口,眉头紧锁:“大将军,此事蹊跷。狄人新败于黑石堡,按理应休整些时日。如今突然集结大军,出现在关外,其意图恐非单纯劫掠。末将担心…其或与楚骁有勾结,欲趁我军与玉门关鏖战之时,袭扰我军侧后,甚至…与楚骁内外夹击!”
这是最坏的推测,也是最符合常理的担忧。毕竟,楚骁之前就有过与狄人左贤王“合作”的先例。
赵锐闻言,脸色更加阴沉,看向冯允:“冯公公,西州与狄人毗邻,可知其中内情?这阿史那贺鲁,是真想趁火打劫,还是另有所图?”
冯允那白净无须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回大将军,狄人蛮夷,逐水草而居,利则进,不利则退,并无定数。阿史那贺鲁新败,急于挽回威望,趁乱南下捞取好处,也在情理之中。至于与楚骁勾结嘛…”他拖长了音调,瞥了一眼孙望,“据咱家所知,楚骁与阿史那贺鲁结怨甚深,风吼隘、黑石堡连番大战,恐难轻易化解。再者,楚骁如今困守孤城,又能拿出什么好处让数万狄人铁骑为其卖命呢?”
他这话看似分析,实则暗暗否定了孙望的猜测,并将狄人的动向归结于单纯的趁火打劫。
赵锐若有所思。冯允的话不无道理,楚骁现在穷得叮当响,凭什么驱使狄人?相比之下,狄人更可能只是想捡便宜。
冯允话锋一转,阴柔地道:“况且,就算狄人真有什么想法,于大将军而言,或许也并非全是坏事。”
“哦?公公此言何意?”赵锐挑眉。
“大将军试想,”冯允缓缓道,“若狄人大举南下, 压力最大者是谁?自然是首当其冲的玉门关!楚骁本就兵力捉襟见肘,若再分兵应对狄人,其东面防御必然空虚!此岂非是天赐良机,助大将军一举破关?”
“反之,”他继续分析,眼中闪着算计的光,“若狄人只是虚张声势,或与我军发生冲突…呵呵,那更是师出有名。大将军可上奏朝廷,言狄人与楚骁勾结,祸乱边关,我军为保境安民,不得不与狄人开战。届时,无论胜败,这征西的战事,性质可就不同了,朝廷的支持、天下的舆情,都会更偏向大将军您啊。”
诛心之策之后,又是驱虎吞狼、火中取栗的毒计。
赵锐听得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抚掌:“妙!妙啊!冯公公真乃智士!如此看来,这狄人来得好,来得正好!”
孙望在一旁听得却是心惊肉跳,忍不住再次劝谏:“大将军!冯公公之计虽妙,然兵者凶器,国之大事!狄人凶残难测,岂能轻信其动向?万一其真与楚骁有密约,或趁我军攻城之时突然发力,我军腹背受敌,危矣!末将还是认为,当暂缓攻势,先派精骑斥候,查清狄人真实意图和兵力部署,再…”
“孙将军!”赵锐不耐烦地打断他,语气已带上了明显的不满,“你怎地如此畏首畏尾!冯公公分析得句句在理!战机稍纵即逝,岂能因疑惧而错失良机?狄人来了又如何?正好让他们和楚骁先狗咬狗!待其两败俱伤,本将军正好坐收渔利!”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的决策英明,霍然起身,斩钉截铁道:“我意已决!原定计划不变,攻城器械虽损,但云梯、冲车仍可赶制部分。三日后,卯时正刻,全军出击,强攻玉门关!同时,派人严密监视狄人动向,若其敢靠近,便以朝廷王师之名,予以痛击!”
“大将军!”孙望还想再争。
“不必多言!”赵锐大手一挥,语气冰冷,“孙将军若惧战,可留守大营,看守粮草。先锋之职,仍由吕虔担任,戴罪立功。”
吕虔闻言大喜,立刻出列抱拳:“末将领命!必不负大将军厚望!”
孙望看着意气用事的赵锐和急于求成的吕虔,又瞥了一眼旁边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西州太监冯允,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再劝无益,只能暗自叹息,拱手道:“末将…遵命。”
军议不欢而散。
走出大帐,夜风一吹,孙望只觉得遍体生寒。他抬头望向西北方向,那里是狄人铁骑出现的方位,黑沉沉一片,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杀机。
“但愿…是我多虑了。”他喃喃自语,心中却充满了不祥的预感。
而与此同时,冯允回到为他准备的营帐后,屏退左右,从一个贴身携带的锦囊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玉符,在灯下仔细摩挲着,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慕容燕…楚骁…赵锐…狄人…呵呵,这潭水,越浑才越好…”
玉门关,将军府。
楚骁同样接到了狄人异动的紧急军情。
“阿史那贺鲁…数万骑…西北二百里…”楚骁看着地图,眉头紧锁。这个位置很微妙,既可以威胁玉门关侧后,也可以威胁赵锐大军的粮道,甚至…可以坐山观虎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