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遗志传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最新章节。
赵守义在兄长老赵的旧居中找到了一本日记。这本以粗糙牛皮纸装订的册子,页角磨损,墨迹深浅不一,记录了一个玉门关守军二十年的心路历程。
夜深人静,赵守义就着油灯一页页翻阅,仿佛透过文字与逝去的兄长对话。日记中不仅有日常琐事、战事记录,还有许多诗文随笔和军事心得,甚至包括对弩炮改良的详细图纸和计算。
最令赵守义震撼的,是老赵在最后一页写下的话:“若吾战死,望后继者勿悲。守关之责,代代相承。玉门关存,则中原安;玉门关破,则天下危。吾以残躯护国门,死得其所。”
次日清晨,赵守义带着日记求见楚骁。
“将军,这是家兄遗物,其中有许多关于城防和弩炮改良的设想,或许对守关有用。”赵守义恭敬地呈上日记。
楚骁仔细翻阅,越看越惊讶:“老赵这些改良方案...若是早实施,弩炮射程可增三成!”
赵守义点头:“家兄虽为弩炮手,但从未放弃学问。这些计算和设计,都是他多年心血。”
楚骁当即召来工匠营主管,要求尽快按老赵的设计试制新型弩炮。随后又问赵守义:“听说你在州府曾任主簿,精通账目后勤?”
“略知一二。”赵守义谦逊道。
楚骁笑道:“不必过谦。玉门关正缺你这样的人才。如今战事紧张,后勤粮草调度极为重要,你可愿接手?”
赵守义正色道:“守义虽不才,愿效仿家兄,为玉门关尽绵薄之力。”
就这样,赵守义接掌了玉门关的后勤事务。他果然能力出众,不过三日,便将原本杂乱无章的粮草物资整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发现了几处管理漏洞和贪墨情况。
“真乃赵家又一英才。”王校尉赞叹道,“老赵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然而玉门关的平静没有持续多久。第四日黎明,斥候急报:狄人大营有异常调动,似乎正在准备新一轮大规模进攻。
同时,前往同罗部的乐衍也传回消息:谈判进展不顺,同罗部首领先是推诿,后干脆避而不见。
楚骁面色凝重:“看来贺鲁已经察觉了什么。”
沈燕提议:“或许我应当立即前往同罗部。血誓或许能取信于他们。”
楚骁犹豫不决。此时前往狄人大营,无异于羊入虎口。但若不能分化狄人内部,玉门关很难抵挡下一次全力进攻。
正当犹豫之际,赵守义忽然求见:“将军,我有一计,或可缓解当前困局。”
“请讲。”
赵守义展开一幅地图:“根据家兄日记记载,往年此时,狄人各部会为过冬粮草分配问题产生矛盾。贺鲁虽统一草原,但各部落仍暗自较劲。我们可故意散播消息,说贺鲁计划将过冬粮草优先分配给自己的部落。”
楚骁眼睛一亮:“反间计?”
“正是。”赵守义点头,“同时,我们可以小股部队伪装成贺鲁亲兵,‘袭击’同罗部的粮草车队,加深他们的猜疑。”
沈燕补充道:“此计若成,同罗部即使不立即反叛,也会对贺鲁产生戒心,不愿全力攻城。”
计划迅速实施。韩冲带队执行伪装袭击任务,赵守义则通过难民中安插的内线,将谣言散布到狄人大营。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不过两日,狄人大营内明显气氛紧张,各部落营地之间加强了戒备,甚至发生了数起小规模冲突。
乐衍再次传回消息:同罗部态度突然转变,愿意秘密会谈。
楚骁当机立断:“时机已到,沈燕前往同罗部。韩冲带精锐小队暗中保护,一旦有变,立即救人。”
临行前夜,沈燕独自来到老赵墓前。意外的是,赵守义早已在那里。
“沈姑娘也是来向家兄告别的?”赵守义轻声问。
沈燕点头:“赵叔为玉门关捐躯,明日我将前往狄营,希望能不负他的牺牲。”
赵守义从怀中取出一枚护身符:“这是家兄当年从北疆带来的护身符,据说能保佑平安。请沈姑娘带上。”
沈燕推辞:“这太珍贵了,我不能...”
“家兄若在世,定会同意。”赵守义坚持道,“玉门关需要你,将军需要你,请务必平安归来。”
沈燕最终收下护身符。二人站在墓前,默默望着远方狄营的点点火光。
“家兄日记中常提到慕容将军,”赵守义忽然说,“他说慕容将军是真正为国为民的英雄,慕容家冤屈,天下皆知。”
沈燕眼中泛起泪光:“多谢赵叔一直记着家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