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鸡飞狗跳,各显神通(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小组长看着龙云兵工厂里老掉牙的设备直摇头:“龙主席,您这机器,年纪比我爹都大。造子弹壳还行,造迫击炮管……容易炸膛啊。”

龙云一咬牙:“换!需要什么新机器,你开单子!我砸锅卖铁也买!”

小组长默默递上一张清单,龙云看完,感觉血压有点高,喃喃道:“看来,得多卖点锡给美国佬才行了……”

戴笠的“醋坛子”与老蒋的“平衡术”

重庆,军统办公室。

戴笠看着各地军阀与“东山”秘密交易的情报,酸溜溜地对毛人凤说:“齐五兄,你看看!李宗仁、龙云、阎老西,都跟柯明义穿一条裤子了!这还了得?再过几年,这天下是听委座的,还是听他柯明义的?”

毛人凤附和:“是啊局长,咱们得想个法子,不能让他们这么自在。”

戴笠眼珠一转:“给我们在山西、广西、云南的站点发报,想办法给他们的交易添点堵!比如,泄露点运输路线给鬼子……当然,要做得干净,别引火烧身。”

结果,派去搞破坏的特工,不是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当鬼子探子抓了,就是被桂军的山地连追得满山跑,最惨的一队,在云南边境直接撞上了武装押运的“东山”护卫队,人间蒸发。

消息传回,戴笠气得眉毛都在抖。毛人凤小声劝:“局长,息怒。委座那边,似乎……对此事睁只眼闭只眼。”

戴笠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老蒋的办公室里,他正对陈诚说:“辞修啊,水至清则无鱼。让他们和‘东山”勾连,既能增强抗战力量,也能让他们互相牵制。等赶走了鬼子,再收拾局面,不难。”

陈诚心领神会:“委座高见。这就叫……驱狼吞虎,坐收渔利?”

老蒋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才能从“东山”那里,也弄点真正的好东西给自己的嫡系部队。

鬼子占领区的“魔幻现实主义”

武汉,日军司令部。新任警备司令看着空荡荡的仓库和破败的工厂,欲哭无泪。

“八嘎!蒋介石大大地狡猾!留给我们的是一座空城!修复工厂需要资金和材料,向国内申请,大本营说资源要优先保障南洋方面!”

参谋建议:“司令,不如……鼓励本地商人投资重建?我们提供‘保护’。”

于是,日占区出现了奇景:鬼子兵陪着笑脸,动员残留的中国商人开工复产。商人们表面应承,背后却把能搬的机器零件都偷偷拆下来,当废铁卖给地下党换盐巴。

太原的情况更逗。鬼子征发民夫修复同蒲铁路,白天刚铺好铁轨,晚上就被游击队扒了,顺带埋上地雷。

第二天鬼子逼着民夫再去修,民夫们磨洋工,一边刨土一边唱:“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泪长流……铁轨溜啊溜,拉向那山沟沟!”

鬼子监工听不懂,还觉得调子挺哀伤,以为是日本民歌《樱花》的山西版。

最让鬼子头疼的是“经济战”。他们发行“军票”强行购买物资,结果老乡们宁愿以物易物,拿鸡蛋换针线,也不要那擦屁股都嫌硬的纸片子。

鬼子小队长拿军票去买鸡,老乡把鸡藏起来,抱出一只瘟鸡:“太君,这个,军票的,大大地配!”

这些鸡飞狗跳的日常,构成了1936年暗流汹涌之下的生动注脚。

各方势力在生存与发展的钢丝上跳舞,有精明,有狼狈,有算计,也有无奈,共同演绎着乱世中光怪陆离的众生相。

而真正的风暴,正在这看似滑稽的喧嚣中,悄然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