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网撒开!十万旌旗出太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 核心力量:专门抽调 80架“山魈-36”,组成 “特种空运大队”。
· 任务:
· 紧急补给:为深入敌后或进展神速的部队(如谢毅峰部)空投弹药和药品。
· 伤员后送:开辟 “空中救护通道”,将危重伤员迅速后送至后方医院,这是革命性的进步。
· 精密设备投送:向前线空运急需的电台零部件、炮队镜等。
二、 精细化物资保障:从“有啥吃啥”到“按需分配”
1. 油料保障(战役的血液):
· 设立 野战油料分发站,配备“东山”提供的油罐和手摇泵。
· 实行严格的 《油料分配条例》:战斗机、侦察机优先;第九路军突击队次之;运输卡车再次之。
· 建立 空油桶回收制度,每一个铁皮油桶都必须运回,以便重新灌装。
2. 弹药保障(战役的铁拳):
· 推行 “弹药基数制”。每个战士出发带1.5个基数,团属民工队携带2个基数紧随,师级仓库储备3个基数,战略仓库无限量供应。
· 在“一级前进基地”设立 “弹药鉴定与翻修点”,将缴获的日制弹药进行分类、检测,合格的立即送回前线使用。
3. 医疗保障(士气的根基):
· 建立 四级救治体系:
· 火线:连队卫生员(配备“东山”标准急救包,内含磺胺粉、止血带)。
· 前沿:团属救护所(可进行简单清创、输血和手术)。
· 战役:师属野战医院(配备“东山”提供的移动X光机、手术台,能进行大型手术)。
· 战略:后方基地医院。
· 药品供应:除了“东山”提供的磺胺,大量使用经过培训的中医队伍,利用中草药进行辅助治疗和康复。
4. 装备维修(战斗力的延续):
· 设立三级维修体系:
· 现场级:各连、营的“东山”技术士官,负责日常保养和小故障排除。
· 野战级:机动维修车队(由“野牛”卡车改装),跟随主力部队行动,可现场更换发动机、修复炮管。
· 基地级:后方的专业修理厂,负责大修和复杂总成更换。
这条由“东山”的工业力量、八路军的庞大组织力和根据地人民的无私奉献共同铸就的后勤生命线,其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出山战役”,不仅是前线将士用命,更是后方无数后勤人员、民工群众,用汗水、智慧甚至生命,一个螺丝、一桶油、一袋干粮地堆砌出来的。
准备行动一开始,整个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道路上全是行军的队伍和运输的车队,天空中不时有机群掠过。
老百姓们看着这前所未有的浩大场面,既激动又安心。
“乖乖,咱们八路军这是要翻天啊!”一个老乡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军队伍,喃喃自语。
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实力检验,一次凝聚了正规军、地方武装和千万民众力量的铁拳出击!
大战前夕,瓦窑堡指挥部灯火通明。
老总看着地图上那一个个代表部队的红色箭头,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参谋们说:
“同志们,历史会记住这一天。这是我们第一次,指挥如此庞大的兵团,向敌人发起主动的、战略性的进攻。
这一仗,不仅要打赢,还要打得漂亮,打出我们中国军人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