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炸锅”的东京大本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冈村宁次捏着厚厚一叠情报汇总,嘴角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冷笑。
“果然,支那人终究是支那人。”
他将文件丢在桌上,对一众高级军官说道,
“宜昌一胜,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内斗了,重庆想借机收权,阎锡山、李宗仁之流则忙着巩固地盘,扩充实力。
就连那看似铁板一块的八路军和‘东山’体系,也在加紧技术渗透,培植自己的势力网络。”
随即,脸色一变,转向参谋长,语气凝重:
“但也要看到,支那各势力在我军压力下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因‘东山’体系的输血和宜昌的刺激,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脆弱联动。
继续维持如此广阔的占领区,只会让我们的兵力更加分散,被他们一点点放血。”
他拿起一份起草好的电文,递了过去:
“立即以最紧急的规格,发往大本营。
我们必须向东京陈明利害:目前的‘治安战’模式已经失败。
建议大本营统筹全局,主动进行战略性收缩,放弃华北、华中部分边缘、贫瘠且抵抗力量活跃的区域,将节省出来的帝国精锐,用于组建强大的机动突击兵团。”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指划出几个重点:
“收缩下来的兵力,应重点用于:
一,彻底摧毁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和‘东山’巢穴;二,打击桂系等敢于主动出击的地方军主力;三,对重庆政府施加持续压力,阻止其整合力量。
这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唯一办法。”
这份带着冈村宁次强烈个人判断和焦虑的电报,飞向了东京。
东京,日本大本营。
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官员们围绕着冈村宁次的建议,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冈村君未免太过悲观,帝国皇军所向披靡,怎能主动放弃流血换来的土地,这简直是耻辱!”
激进派将领厉声反对。
“但事实是,我们在支那的占领区每天都在遭受袭击,后勤线疲于奔命。
‘东山’提供的武器让土匪一样的游击队都拥有了威胁皇军的能力!继续分散驻守,正中支那人‘积小胜为大胜’的下怀!”支持战略调整的官员则据理力争。
“诸君!耻辱!这是帝国陆军的耻辱!”随着争论,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猛地一拍桌子,脸色铁青。
“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打下来的土地,怎能主动放弃,这只会助长支那人的气焰,让世界嘲笑帝国的软弱!”
他的观点代表了主流意见。
他们认为,困境的根源在于兵力还不够集中,打击还不够凶狠。
“冈村君的建议有其道理,”
一位参谋本部作战课的支持者试图强调,
“我们必须承认,支那抵抗力量,尤其在华北,已经变质,他们获得了‘东山’体系的武装,不再是单纯的游击队。
集中兵力,摧毁其心脏,太行山的巢穴和谢毅峰的第九路军,是打破僵局最直接的手段!”
“没错!”
板垣厉声附和,
“收缩可以,但收缩是为了打出更重的拳头!
把分散的守备队集结起来,再从关东军抽调精锐,组成一到两个超强的打击集群,配属所有能调动的飞机和重炮,狠狠地砸下去!
一次不行就两次,直到把八路军和那个‘太行山’基地砸得粉碎,只要摧毁了这个核心,其他支那势力不过是无头苍蝇!”
他们的逻辑清晰而强硬:战争的根本是歼灭敌军主力。
只要在战场上彻底消灭了对手的硬实力,胜利自然到来。
收缩兵力,是为了实现这一终极军事目标的必要战术调整。
然而,内务省的部分官员和少数情报系统官员,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骇人听闻的观点。
“诸君,”
一位头发花白的内务省顾问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喧嚣的会议室安静了几分,
“我们是否搞错了敌人,我们面对的,真的只是几支装备好一点的军队吗?”
他拿起一份特高课费尽心血搞来的、残缺不全的《东山理工教材体系》的目录和几页《军工生产技术手册》的影印件。
“真正的敌人,不是太行山的兵工厂,也不是第九路军。
真正的敌人,是这些东西,是这套正在支那蔓延开来的‘知识’和‘方法’。”
他环视众人,目光阴鸷。
“柯明义,这个人最可怕的地方,不是他提供了多少武器,而是他正在教会支那人如何自己造武器,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打仗,如何建立一套我们无法理解的工业体系!”
他提出了一个让大部分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战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