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明日之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翌日上午,阳光洒满山谷。

考察团的队伍沿着太行山基地内部四通八达、平整坚实的水泥路开始游览。

道路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却异常平坦,即使是马车和汽车也能顺畅通行。

路旁甚至设有排水沟和简易的路灯杆。

“了不得啊,”

一位负责过边区建设的干部忍不住蹲下身,用手敲了敲路面,

“这水泥的标号不低,工艺也扎实。

有了这条路网,部队机动、物资调配的效率,能提升好几倍!

这哪里是路,这是血管啊!”

车队行进间,他们看到了路旁整齐的梯田、规划有序的村落,以及隐藏在山坳里的工厂房舍。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下午,考察团的首要目的地是东山综合学校。

校舍并非孤零零的一栋,而是一个由多座二层或三层楼房组成的建筑群,

同样采用了简洁实用的现代风格,窗户宽大,确保采光。

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园中心飘扬的旗帜和一块镌刻着校训的巨大青石:

“求真知,砺匠心,担国运”。

众人首先被引往小学部。

低年级的教室里,孩子们正跟着老师用标准的“东山普通话”朗读课文,

他们穿着统一的、虽不华丽但干净整洁的校服,小脸红润。

教室后面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作,

内容不仅有花草动物,还有飞机、大炮和工厂的烟囱,

充满了对这个基地的直观认知和奇妙的幻想。

随后是中学部和职业技术学校。

在这里,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物理实验室里,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简易设备验证电路原理;

化学实验室里,飘散着淡淡的试剂味道,学生们记录着反应现象。

而最让考察团震撼的,是实习工厂。

里面并非想象中的小打小闹,而是摆放着真正的( 可能是退役或简化版的)车床、铣床和钳工台。

十几岁的少年少女们,穿着工装,戴着护目镜,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正专注地加工着简单的金属零件,空气中弥漫着切削液和金属的味道。

“他们……这么小就开始学这个?”

一位来自延安的干部家属,看着一个女孩熟练地操作着小型车床,惊讶地问。

陪同的学校负责人,一位戴着眼镜、原北平大学的教授,自豪地解释道:

“是的,柯先生认为,国家的未来在下一代的手中,这双手不仅要能执笔,更要能创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