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波斯湾的握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一九三九年的春天,欧亚大陆的战火硝烟中,一股前所未有的暗流正在涌动。

在远东,一个名为“东山”的体系以其惊人的速度崛起。

不仅硬生生拖住了日本帝国陆军前进的铁蹄,更以其超越时代的科技与组织能力,让东京大本营感到了骨髓里的寒意。

正面征服代价高昂,时间站在对手一边。

绝望与贪婪交织之下,一个疯狂的战略被提上日程:

倾尽全力西进,与欧洲的盟友,纳粹德国实现历史性的会师,打通欧亚大陆桥,以整个旧大陆的资源与力量,窒息任何新生的挑战。

与此同时,欧洲的纳粹德国也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

远东的变局极大地牵制了英法等殖民帝国的精力,使得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得以更顺畅地碾过欧洲平原。

隆美尔将军指挥的非洲军团,得到了更多资源倾注,任务明确而坚决,向东,持续向东,去迎接来自东方的盟友。

东西两股洪流,就此开始了跨越大陆的相向突击。

日军的西进兵团,由来自中国战场和东南亚的精锐师团混编而成,作战风格狠辣而高效。

不占领每一寸土地,尖刀般沿着缅甸海岸线,向着印度东部猛插过去。

行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后勤支持,此时的东南亚,已被日本经营成庞大的战时基地。

苏门答腊与婆罗洲的炼油厂日夜不休,为舰队和西进兵团提供着燃油;

新加坡的船坞维护着作战舰艇;

缅甸的仓库里堆满了就地生产或掠夺来的物资。

一条由岸基航空兵和轻型舰艇保护的“海上高速公路”,从马来半岛延伸至孟加拉湾,为兵团提供了虽不绝对安全,但足以维持战略投送的生命线。

在印度东部,日军的推进遭到了英印军队的抵抗。

然而,这些抵抗在组织度和士气上,都无法与这些为帝国命运而战的日军精锐相提并论。

日军以坦克和摩托化步兵为前锋,避开坚固据点,利用其擅长的迂回渗透战术,不断撕裂英军的防线。

他们身后,工兵部队拼命修复着道路和桥梁,确保后勤车队能跟上进攻的锋线。

这是一场不顾侧翼、不计较小规模得失的疯狂突进,唯一的信念,就是到达地图上那个预定的坐标,波斯湾。

在地中海的另一侧,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也展现出了超燃的凌厉。

得到了更多装甲力量和空中支援的沙漠之狐,不再满足于在北非与英军进行拉锯战。

他的装甲军团如同一股龙卷风,席卷了利比亚,兵锋直指埃及。

英军在此地的防御,因远东的巨大压力和欧洲战事的牵制,显得非常薄弱。

隆美尔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他大胆分兵,以一部兵力牵制埃及的英军主力,

另一支由精锐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组成的快速集群,则执行了一次大胆的迂回,

穿越广袤的西部沙漠,直扑尼罗河三角洲的侧翼。

在激烈的交火与机动中,德军的闪电战战术奏效。

英军的防线被不断突破、分割,通往苏伊士运河的道路被打开。

隆美尔的先头部队,一个装备着三号、四号坦克和半履带车的装甲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