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揭穿易中海,撞死贾张氏》最新章节。
排在前面的乡下老人紧张地搓着手:“姑娘,我不识字,想给东巴里乡寄……”
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子打断:“不识字还寄什么信?回去找人写好了再来!”
老人背着鼓鼓囊囊的包袱,手足无措地请求:“帮帮忙写几个字吧,我们那儿实在找不到会写字的人。”
“烦不烦!这个要代写那个要代写,我还干不干活了!”女子眉头倒竖,眼神充满怒气。
后面排队的工人插话:“老人家,您先让让,听工作人员的,回去准备好了再过来。”他手里拎着两包要寄给乡下亲戚的糖果,专门请假来办事。
老人进退两难——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再回去一趟要耽误多少农活……
见老人不动,柜台后的女子更加烦躁:“到底办不办?不办的话让后面的人先来!”
李建东对这一幕早已习惯。那时候在单位上班的,哪个不是这副样子?
何雨水怯生生地拉了拉他的衣角:“李大哥,她们这么忙,要不咱们改天再来?”
李建东忍不住笑了。这丫头是没见过八十年代售货员的威风,现在这态度已经算好的了。毕竟上面管得紧,公家人还不敢太嚣张。
要说乱,还得是八十年代。那时候百货商场、饭店酒楼都贴着醒目的标语:“严禁打骂顾客!”——合着顾客挨打受骂竟是常态?
越是强调什么,越说明问题严重。买东西还得陪笑脸,稍有不慎就要挨打,这哪是消费,分明是自讨苦吃!
他走过去对老人说:“老人家,待会儿我帮您填邮寄信息,您把排队的位置让给我行吗?”
老人连忙道谢:“太感谢了,小伙子真是热心,好人有好报,将来肯定能娶好几个漂亮媳妇!”
老人边说边把行李挪开,给李建东让出位置。
后面排队的工人不高兴地叫道:“老爷子,您这话啥意思?现在都新社会了,讲一夫一妻制懂不懂?”
老人不好意思地笑着:“晓得晓得,老汉说错了,年轻人别见怪。”
李建东听了忍不住笑了。
再过几年,到了八十年代,就该是笑贫不笑娼了。
这时柜台里的女营业员正要发火,仔细一看认出了李建东:“哎呀,您是不是轧钢厂会修空调的李主任?我们邮局正想装空调,局长还说要去你们厂里订呢。”
李建东笑着说:“是我。回头我跟厂里说一声,你们早点来就行。”
那时候邮局是唯一的寄递渠道,快递根本不能经营。四方城里每天人来人往,尤其夏天更是闷热难耐。
女营业员一听很高兴:“那太好了!李主任您今天是寄信还是寄包裹?”态度立刻热情起来。
李建东说明来意:“是这样,每个月有个叫何大清的保定人给我们院里的易忠海汇款,这个月没收到,我来查查怎么回事。”
“我这就帮您查。”女营业员笑容满面,立刻转身去翻找汇款单。
李建东暗自好笑,他这是提前享受了九十年代才普及的微笑服务。
其他人表现也还过得去,漂亮的姑娘隔着柜台,最多骂两句,反正打不着他们。
“什么态度!看见领导就笑脸相迎,对我们却凶神恶煞,我们可是工人阶级!”排在李建东身后的工人不满地抱怨。
“你说什么?”正在整理汇款单的姑娘立刻板起脸,“还想不想寄东西?不寄就滚!我们这儿不缺你这种人!”
那工人顿时蔫了,不敢再说话。
其他人都憋着火,老老实实排队等着。
能怎么办?谁敢和邮局的人争执?
下次要是被记恨上,直接拒收你的邮件,你找谁说理去?
随便找个地址不清的理由就能打发你。
那时候邮件丢失太常见了,想要赔偿?做梦吧!普通人只能自己认倒霉。
何雨水看着李建东这么有面子,心跳不由得加快。
原来建东哥在外面这么厉害!
别人都在排队挨骂,只有李建东大哥能被邮局的人另眼相待。
这时,柜台里的姑娘从后面档案柜里翻出一叠单据。
她将单据放在柜台上,热情地对李建东说:“李主任,您看看这些汇款单的存根是不是你们四合院的?”
李建东走近一看,这些都是汇款单的副联,像车票的存根一样,是邮局保留的凭证,证明汇款已经送达收款人。
涉及金钱往来,自然要格外小心,这些都必须入账。
普通包裹丢了就丢了,但钱可不能出错。
邮局汇款的流程是:汇款人先将钱交给邮局,邮局开具汇款单并投递给收款人,同时保留副联作为凭证。
收款人凭汇款单可以在任何邮局网点取钱。
汇款单上清楚地写着汇款人“保定何大清”,收款人是“四合院易忠海”。
何雨水踮起脚尖,凑近查看。
看清内容后,她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雷击中!
单据上明确记录着汇款金额,有时十五元,有时二十五元。每逢她生日,还会多出五元。过年时,父亲何大清甚至寄来四十元!
而哥哥傻柱的月薪才三十七块五。
何雨水瞬间泪如雨下!
她想起每次低声下气向哥哥要学费、饭钱时,傻柱总是满脸不耐烦,说她年纪不小了,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