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微光计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时光折价》最新章节。

“播种者”之上,还有更高层级的存在。

这个消息像一块万载寒冰,压碎了指挥室内最后一丝侥幸。绝望不再是情绪,而成了某种凝固的实质,弥漫在空气中,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连老将军那历经风霜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灰败。

人类,乃至整个宇宙,可能都只是一个巨大“农场”里的作物?而他们所有的挣扎、牺牲、文明和情感,在那些“农场主”眼中,或许只是生长指标和数据?

这种认知上的碾压,比任何物理攻击都更加致命。

“所以……我们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吗?”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喃喃自语,眼神空洞地瘫坐在椅子上。

没有人回答。冰冷的沉默笼罩着一切。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地盯着监测屏幕的陈时,缓缓抬起了头。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疲惫不堪,但深处却燃起了一点奇异的光芒——那不是希望的光芒,而是一种近乎偏执的、破釜沉舟的决绝。

“不。”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打破了死寂,“也许……还有最后一个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带着怀疑和一丝微弱的期待。

“如果‘园丁’和‘播种者’都是工具,那么它们必然遵循某种底层指令,某种……程序。”陈时的语速不快,仿佛每个字都在艰难地推敲,“沈余能短暂劫持网络,说明‘园丁’的权限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高于‘播种者’的执行指令。”

他走到主屏幕前,指着那不断扩张的结晶之地和全球能量网络:“它们现在是在执行‘收割’和‘秩序化’的指令。但我们如果能找到办法……篡改或者注入一条新的、更高优先级的指令呢?”

“篡改?如何篡改?连它们的存在我们都难以理解!”一位物理学家反驳道。

“通过沈余。”陈时的目光投向医疗室的方向,“她是唯一的‘钥匙’。她的意识和‘园丁’印记是唯一能连接并影响那个系统的接口。”

“可她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再承受一次!”郑国明立刻反对。

“不是让她直接对抗。”陈时摇了摇头,眼神锐利起来,“是‘欺骗’。”

“欺骗?”

“对。制造一个假的‘指令源’。”陈时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动,调出之前沈余劫持网络时记录下的能量频率和“园丁”印记的波动模式,“我们无法理解它们的全部协议,但我们记录下了一些‘特征码’。”

“‘播种者’在向更高存在汇报。这意味着它们认可某种‘上行通道’。”他继续分析,思路越来越清晰,“如果我们能模拟出一个类似更高存在的‘确认’或‘新指令’信号,利用沈余的‘园丁’印记作为中继发射出去,或许能骗过系统,让它们执行我们想要的指令——比如‘停止收割’,甚至‘自我休眠’!”

这个计划比上一次更加异想天开,更加疯狂!欺骗一个宇宙级的存在?

指挥室内一片哗然。

“这不可能!我们连它们通信的编码方式都一无所知!”

“能量特征如何模拟?需要多大的功率?”

“失败的后果是什么?激怒它怎么办?”

质疑声此起彼伏。

“失败的后果不会比现在更糟!”陈时猛地提高音量,压过所有的质疑,“它们正在格式化整个宇宙!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他看向老将军和郑国明:“这是赌博,但这是唯一理论上还存在一丝可能性的方向!我们需要集中所有资源,破解之前记录下的任何细微模式,制造出一个尽可能逼真的‘伪造指令’!”

老将军死死盯着陈时,又看了看屏幕上那无情扩张的灰色和不断下跌的宇宙常数,花白的眉毛剧烈地抖动着。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指挥官崩溃的抉择。

良久,他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冰冷的决断。

“批准。启动‘微光计划’。集中所有剩余科研力量,破解信号模式。凌玥,确保避难所安全,为我们争取最后的时间。郑国明,协调所有资源。”

命令下达。绝望之下,人类再次凝聚起最后的力量,为了一个渺茫到几乎不存在的可能性,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接下来的时间,避难所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所有领域的专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信息学家、甚至语言学家和密码学家——不分昼夜地分析着那段短暂劫持时记录下的数据海洋,试图从亿万噪声中找到那可能存在的“协议”规律。

陈时几乎住在了实验室,眼睛熬得通红,大脑高速运转,与超级计算机一起进行着海量的计算和模拟。

沈余依旧昏迷,但围绕她产生的细微结晶似乎停止了增长,仿佛她的潜意识也在等待着什么。

与此同时,凌玥指挥着部队,艰难地抵御着结晶之地的蔓延和偶尔出现的、被“播种者”低语完全控制的“拾荒者”的疯狂进攻。避难所的屏障能量在持续消耗,时间越来越少。

终于,在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精力后,研究团队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发现,“播种者”的低语和能量波动中,确实隐藏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基于多维数学的非线性编码!而这种编码的某些基础逻辑,竟然与“远行者”号数据库里记录的、关于“终焉引擎”的某些底层数学描述存在惊人的相似性!

它们同源!

或许“终焉引擎”是重启按钮,而“播种者”和“园丁”是日常维护工具?都属于同一个古老的“宇宙管理系统”?

这个发现极大地加快了破解进程!他们利用“远行者”号的数据作为参考框架,终于成功模拟出了一段极其短暂的、包含着“确认”和“休眠”意向的伪造指令信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